不忘初心,推动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健康发展


不忘初心,推动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心脏康复事业启动于上世纪80年代。1981年,吴英恺教授发表文章,强调我国医疗发展需重视心血管病康复研究工作。以河北省人民医院曲镭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心脏康复的开拓者做出了艰苦的探索和奉献。但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机制的转型,中国第一代心脏康复人初创的成果渐渐从社会和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到2012年全国“存活”下来的心脏康复中心仅8家,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难以为继。在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推进,重预防和强基层成为改革的重点,我们不失时机,不忘初心,再次出发,推动中国脏器预防与康复事业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的经验,做适合国情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提出心肺(肾)一体化,一级预防与康复/二级预防整合一体,在原来心内(外)科基础上,形成三位一体(心内科、心外科、心肺预防康复科)的心脏中心。以心脏科医生为团队领袖,吸纳相关专业人员,加上患者代表及社工或志愿者,组建全新专注预防与康复的团队,全面落实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双心医学和行为医学深度有机融合的五大处方,建立随访系统和中国心肺预防康复注册数据库,组织“过好支架人生”“过好心房颤动人生”“过好心力衰竭人生”等专病俱乐部,培养教育患者,发挥患者自我管理慢病与健康主动性、能力与自信,开展“健康达人”活动。


第二,围绕五大处方,即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包括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和循证用药处方(个体化管理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大力开展培训,编写教材实操手册,组织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短期参观学习,选派中青年骨干中长期进修或读研。


第三,编写并发布中国心肺预防与康复指南和针对不同角度的专家共识。先后制定了《中国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发布了《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戒烟干预中国专家共识》等。值得提出的是,国外学术机构也高度一致认同“五大处方”系统全面的理念,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肺康复协会已将“五大处方”列入其2019年心脏康复指南。


第四,培育具有示范作用的“心肺预防与康复示范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设更多“心肺预防与康复培训中心”和“心肺预防康复中心”。在短短7年时间,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机构从2012年的8家,增加到2015年的218家(不完全统计),现已超过500个。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预防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手,制定行业标准与机构认证,已完成两批机构认证工作。两个分会形成联合会议制度,坚持以人民健康和患者利益为中心,排除各种商业利益干扰。


第五,以上述两个分会的年会、区域性会议以及国际长城心脏病学学术大会为载体,搭建国际心肺预防与康复的学术交流平台。


近7年来,中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开始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但离人民健康的需求与慢病(尤其心血管病)的严峻挑战,仍存在巨大差距。心肺预防与康复机构的数量仍过少,远远不能满足巨大数量(存量与增量)的需求。心肺预防与康复的质量控制亟待提升。以二期康复为例,真正完成36次康复的患者数低于5%。五大处方尚未全面落实;营养处方的培训显著不足;戒烟处方大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双心医学服务得到广泛关注,但水平有待提升。脏器康复的最大困难是至今缺乏政策(医保付费机制与对从业人员的激励政策)环境的保障与支撑。从事脏器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认证机制急需建立。社会发动包括对医生、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发动均不够。社会传统上将康复局限于肢体功能的伤残,而对脏器康复的认识与重视非常欠缺。不了解心肺康复具有手术与循证用药基础上附加的防病治病效果,有益于减少疾病复发、反复住院和再次手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提升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并降低医疗成本。不少大医院考虑预防康复的经济回报缓慢,仍处于观望状态,社会资本投入也存在同样的顾虑。


推动中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干扰是商业利益的博弈。当这一事业曙光初现,并快速发展时,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纷纷出来争名夺利,抢收“成果”,结果是严重扭曲了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正确方向。


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迫切需要向基层(社区和乡镇)推广普及,探索社区(乡镇)康复、家庭康复或二者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和预防/康复+互联网的功能与作用。


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应充分重视科研创新,从中青年中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心肺预防与康复领域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回答。在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支持推进肾康复的发展。

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再次起航,将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移的“杠杆原理”的支点,在实践中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裂痕,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改变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坐堂行医、重治轻防,甚至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被动局面,改变消极、被动等发病和等复发的碎片化和断裂的医疗服务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和医疗保障,走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探索社会-生物-心理的综合医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本科生、研究生和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都需培养适应我国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所需的防治结合,心身结合和体医融合的全新型复合型人才。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艰苦奋斗,凝聚正能量,占领主阵地,推动中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健康发展,阔步前进。

不忘初心,推动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事业   初心   脏器   处方   中国   共识   患者   心脏   医学   我国   机构   医疗   专家   社会   健康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