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所最牛校企结局,尴尬了谁?

大学,尤其是国家顶尖大学,不但是国家培养最尖端人才的高地,更是国家引领科学前沿、创新思维的基地。按说,附着着于高校的校办企业,尤其是著名企业,应该表现得更为高光和游刃有余。但是,中国两家著名高校校办企业的最终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紫光集团,清华大学校办企业;方正集团,北京大学校办企业。前者已经破产,后者已经被平安重组。无论是紫光集团,还是方正集团,都曾经视为中国校办企业的典型和风向标,却都没能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市场的考验,湮灭于无形的竞争中。这让两家企业背后高校里那些最好的教授,最好的大学生,情何以堪?

也许,校办企业并不是如我般普通人所想象的,与高校有那么多的关联,而是自主管理、自负盈亏,与高校里那些高水平的教授们,高智商的大学生们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无论是清华紫光集团还是北大方正集团,都是身守大金矿,却没有去挖,或者不会去挖,最后成了破产的穷人。

这就告知了世人,企业仅仅拥有资源,守株待兔,远远是不够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不断突破的创新思维,要有占据时代前沿的市场产品,否则,紫光集团和方正集团就是前车之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中国   清华紫光   紫光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近水楼台先得月   自负盈亏   前车之鉴   结局   尴尬   教授   高校   集团   国家   大学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