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真的是“胃烂了”吗?

本文由企鹅医生平台官方推送

现在的人,健康意识都挺高的,定期体检基本已成习惯。

但是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还是会倒吸一口冷气。看着体检报告上一条条,需要重点关注的异常项,仿佛迎来人生终极黑暗。

糜烂性胃炎真的是“胃烂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人看到胃镜单上有“糜烂”二字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胃是不是“烂了”,变得非常的焦虑和恐惧。

其实糜烂性胃炎并不是说胃烂了,而是一种病理的表现。

临床上并无“糜烂性胃炎”这一疾病名称,顾名思义,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粘膜糜烂,包括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伴糜烂。

一 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1.慢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反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还有的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慢性糜烂性胃炎不严重,只是胃表面有些糜烂灶,是一种良性疾病,也能自愈。一般用黏膜保护剂加抑酸剂,加上适当的饮食控制,大约7-10天就能好转甚至治愈。

2.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

病程中常出现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出血是间歇性的,而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贫血或休克;出血时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糜烂性胃炎真的是“胃烂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慢性糜烂性胃炎虽不严重,但不加干预可能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糜烂性胃炎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干预治疗。

二 不及时干预糜烂性胃炎的后果

1.导致胆汁反流

糜烂性胃炎使胃窦功能遭受损伤,幽门闭合功能失调,导致胆汁返流入胃,进一步形成反酸、烧心等不良症状。

2.导致胃溃疡

糜烂性胃炎患者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糜烂的位置就会出现恶化,进而发展成溃疡。

3.导致胃穿孔

由于糜烂面积扩大,胃体功能进一步失调,胃酸分泌过多,加大对黏膜下组织的腐蚀,最终穿透浆膜导致胃穿孔和急性胃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4.导致萎缩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伴不及时进行相应处理,胃体的自愈能力会被削弱,黏膜下血量降低,导致黏膜下固有腺体萎缩、减少,形成萎缩性胃炎。

5.导致胃癌

糜烂性胃炎为幽门螺旋杆菌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刺激HP分泌更多细胞毒素,增加胃癌等病变风险。

糜烂性胃炎真的是“胃烂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这么折磨人的糜烂性胃炎,究竟与哪些危险因素有关?

三 糜烂性胃炎的诱因

1.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像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肾上腺皮脂类固醇、一些抗生素等,都可能损害胃粘膜,导致胃的通透性增加,容易反复发生粘膜糜烂。

2.生物因素

吃进去的一些致病菌及毒素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嗜盐菌、一些流感病菌等;毒素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毒素

3.饮食因素

浓茶、浓咖啡、烈酒、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刺激性调味品,均可刺激胃粘膜,甚至破坏粘膜屏障,造成胃部损伤和炎症。

糜烂性胃炎真的是“胃烂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我国胃炎的发病率高达85%,胃病患者的总人数近4亿人。

为了自身的胃健康,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

四 如何保护胃健康

1.注意营养均衡

日常吃的食物需要选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建议多吃一些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

2.规律作息时间

坚持早睡早起,可以让胃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胃肠蠕动。

3.适当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促进肠胃蠕动。经常运动可以使人的消化能力提高。

4.远离烟酒

酒会直接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而吸烟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并且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粘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5.合理用药

为了防止糜烂性胃炎的出现,平时需要注意用药方面的问题。

健康合理的用药是改善糜烂性胃炎,预防糜烂性胃炎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胃炎   胃穿孔   幽门   致病菌   胆汁   胃部   黏膜   消化道   粘膜   毒素   损伤   食物   因素   来源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