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到底要不要斩草除根?为什么会出现胃息肉?

在消化内科门诊,经常看到这样的胃镜报告:“胃息肉”。

很多患者看到这样的报告,以为自己得了胃癌,常为此焦虑不安。

那么胃息肉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怎么治疗?胃里怎么会长息肉,会不会癌变?需不需要切除呢?

胃息肉,到底要不要斩草除根?为什么会出现胃息肉?

“胃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乳头状突起,多是由胃黏膜异常增生而来。

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镜检查、胃肠钡餐造影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

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导致胃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或年龄以及某些食物

胃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基因变异和胃息肉的形成关系非常密切。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患上胃息肉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除此之外,吃太多红肉、油炸和腌制食物,摄入的蔬菜水果比较少以及身体肥胖和高血脂症等会增加患上胃息肉风险。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会在身体中释放太多炎症介质,同时也会释放细胞因子,对娇嫩的胃黏膜带来不同程度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胃息肉。一般把幽门螺旋杆菌彻底根除后,胃息肉就会缩小或消失。

胃息肉,到底要不要斩草除根?为什么会出现胃息肉?

3、胆汁反流

在十二指肠液中有大量胰酶和胆酸,反流到胃部,会对胃黏膜带来伤害,引起胃黏膜炎症性增生,从而产生胃息肉。另外大量返流液也会升高胃内酸碱值,使得胃泌素增生,从而导致增生性息肉。

4、抑酸药物

短时间大量使用或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会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从而形成胃息肉。特别是胃底腺息肉,一般和用胃酸药物有关,停止用抑酸药物后,胃底腺息肉就能消失或缩小。

5、大量吸烟喝酒

吸烟可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结合DNA形成化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导致胃黏膜出现基因改变,从而促进胃息肉形成。此外喝酒也会对胃黏膜带来损伤,增加患上慢性胃病风险,使得大量细菌繁殖,同时也会促进亚硝酸类致癌物质合成,导致胃息肉。

到底要不要切除?

患者发现胃息肉后,应观察胃息肉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1、如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通常建议50岁以上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观察息肉生长状况,如没有长大和增多倾向,则可继续观察。也可以在内镜下行切除术。

2、如息肉直径在1~2厘米之间,通常认为可切可不切,但是如数目较多,则建议切除,尤其是息肉无蒂,属腺瘤型息肉,则一定要切除。1~2厘米的息肉可在胃镜下切除,无需另做手术,所以患者不必有太大心理负担。

胃息肉,到底要不要斩草除根?为什么会出现胃息肉?

3、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此类息肉最好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通过胃镜切除很容易漏切,而一旦漏切,后续处理非常麻烦。

总之,一旦在胃镜下发现息肉,不管有无症状,主流观点是:第一,必须取活检;第二,视息肉的形态和数目等因素,考虑胃镜下切除。第三,对于恶变率较高的息肉建议立即胃镜下、腹腔镜、或外科手术切除。第四,即使切除后,还需定期内镜复查,1-2年一次胃镜复查。

关注我,更多胃肠道疾病问题一对一解答。

#向癌症说不##健康明星计划##超能健康团##非常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息肉   胃腺   幽门   胃镜   斩草除根   杆菌   直径   损伤   螺旋   数目   症状   药物   患者   风险   建议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