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治论读》序

《症治论读》序

谈志兵译,饶文霖修改润色

甲午年冬,我忙碌于熙湖的事务,满桌的公文、案卷,日夜不息的劳作而不知疲倦,整个冬季忙得如过一日,直至次年终于积劳成疾,多处服药而不见良效。邻人见此,给我推荐了邑庠生王漪涟,我立即请其至我官署。其人气度老成,温文儒雅,一见便知不是徒有虚名之辈。观其所开之方,药味平淡无奇,却都效如桴鼓,治疗半月,我病便已痊愈。此后多次治疗,屡试不爽。呜呼,古人云:九折臂而后为良医,前人尚且觉得为医不易,此人的医术要高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恭谨地请教于他,他呈《症治论读》一书于我,谦虚曰:若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翻阅此书,不仅囊括了古今经典文籍,而且概括总结了其中实用于临床的知识点重点,一但遇到相似的症状便谨细辨别,遇到偏颇的论述则不参与评说。例如膏肓疾病,许多年长识高者也未必能穷尽其中奥妙,如果能把这本文字典籍理解清晰透彻了,年幼识浅者也未尝不能领会其中精微。此书记载了许多方书里没有记载的验方,阐发了内经的许多精要,即使潜夫论述了虚实脉理,涪翁著作金针脉法,以此书之深度,内容切题且明晰,与之相比亦无不可。《国语》言上医医国,其次医人。我想良医治疗民间疾苦,也不过是行医一时,而王生篡写的此书,真是造福后世,流芳百世,俨如后学者中的卢国扁鹊。此书如果只作为文艺的附末,在乡邑里独享盛名,不觉得可惜吗?希望有缘品读此书之人,细心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品读后再来回顾我所言是非。衷心希望此书得以传扬下去,幸甚乐甚,为其作序。

乾隆戊戌夏六月六日

年家眷弟东粤饶平 许琦 拜题

《症治论读》序

#快问中医超能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扁鹊   饶平   漪涟   乾隆   膏肓   官署   切题   温文儒雅   良医   恭谨   邻人   案卷   药味   徒有虚名   此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