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虽然人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小,重量也只占人体的0.4%多一点,但它力量却大得惊人。如按一个人,心脏每分钟跳70次,一天就要跳动10万次左右,其搏出的血量,足够装满一节油罐。人在睡眠时,心脏在8小时内所做的功,相当于把一辆小汽车举到离地2米以上的力量。

如果是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在剧烈运动时,一分钟心脏搏出的血液量,比人体安静状态下的搏出血量,几乎可以增加10倍。足见,虽然心脏“个头”不大,但却十分“有力”,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也十分重要。人体的心脏也有“保质期”,大概是40年。40岁后,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这是因为,血管组件失去弹性,动脉也可能变硬或者阻塞,之后输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引起心绞痛等心脏疾病。40岁后,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护心脏健康。心脏不好,身体有4大表现,切莫忽视。

(1)大鱼际肌缺乏弹性。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手上最饱满的地方,就是大鱼际肌。此部位,应该是最饱满,最有弹性的,但是,心脏不好的人,大鱼际会缺乏弹性。用拇指按压这一块,最鼓的地方给它摁下去,然后手起来,如果,它是松松散散的,回弹很慢,代表心血循环系统功能下降,特别需要注意心脏的保养了。

(2)舌头出现异常。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心开窍于舌,舌头,对心脏病,有着很好的诊断意义。心脏健康,则舌头红润灵敏、柔软、语言流利。舌上有淤血、淤斑,则说明循环不好,若同时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的情况,则有心脑血管病风险。

舌尖发红,长疮,且经常口干,烦躁、手足心热,则可能是心火旺。舌苔变白,则气血不足,若伴有心律失常、乏力、心衰等症状,提示可能患贫血性心脏病。

(3)出现“鼻褶心征”。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鼻梁根部,也就是两个内眼角的中间, 出现一根横纹,或者出现一条青筋,一般被称为“鼻褶心征”。一般小孩子可能是一些内寒或者是肠胃淤滞所导致的,但是,如果是大人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多是心脏的问题。所以,当成年人出现鼻褶心征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心脏的保护!

(4)脉搏出现异常。

脉搏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由一次心脏跳动转化的,通常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就是每分钟心脏跳动次数。摸脉主要是摸频率(快慢)和节律(整齐与否),如果,平静时,脉搏的频率,在每分钟50-90次之间,且节律很整齐,则说明你的心脏跳动很健康。如果脉搏跳动的过快,或者过慢,或者节律不整齐,都可能是心脏健康出现了问题,要注意警惕。

末伏时节,“秋老虎”肆虐,早晚温差巨大,此时,对于心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心梗的高发期,此时,一定要做好心脏的保护工作。

末伏养心,谨记“五多”,助力心脏健康。

(1)多葱蒜。

做菜时,多加点洋葱、大蒜,有助于心脏健康。洋葱,富含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血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脏。大蒜含有丰富的大蒜素,有助放松血管和改善血流量,从而对血压和心脏健康起到正面作用。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大蒜切好后,要先放置10分钟左右再用,放置后的大蒜,能够完全释放这种含硫化合物,保健效果更佳。

(2)多吃豆。

豆类含钠低,含钾、镁、钙、叶酸丰富,有助于心脏健康。尤其是红豆,有“心之谷”之称,可清心火,也能补心血,是保护心脏健康不错的豆类。

(3)多吃含Ω-3类脂肪酸的食物。

植物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Ω-3类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可以帮助维持正常心脏血管功能,如:核桃油、苏子油,亚麻籽油等。

其中,苏子油是含有Ω-3类脂肪酸、α-亚麻酸最高的植物油,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很多实验得出,Ω-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生活中,用5ml苏子油,不论是凉拌还是油淋菜,或者是做调和油,都可以满足人体对Ω-3脂肪酸的需求。

(4)多喝茶。

末伏时节,“秋老虎”肆孽,高温酷暑,喝一杯养心茶,不仅可以及时补充水分,还可以保护心脏健康,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可以自己动手,取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根、苦荞,按照1:1:2:2:4的比例,碾碎后,做成人参百合玉竹茶,每天喝一杯,凝心、安神,更健康。

人参,滋阴补生,扶正固本,含有人参皂甘,强心气、补肺气。

百合,养阴润肺,养心安神,增强抵抗力。

玉竹,味甘多脂,生津止渴,具有保护心脏、血管,延缓衰老等作用。

苦荞,清热降火、降压、改善微循环。蒲公英,清热去火,性质微寒,可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五种搭配在一起, 滋阴润燥,强心、安神,保护心脏健康。

(5)多休息。

多休息,保证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子时前也就是晚上11点前,进入睡眠状态。并且午时也就是中午午休之时,要睡一份午觉,对于心脏健康十分重要。

午休小睡一份午觉,15-30分钟,不仅可以补足睡眠,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可以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有研究表明,若是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所以末伏时节,记得多休息,睡好子午觉,对于养心安神,促进心脏健康十分重要。

末伏养心,谨记“四少”,为心脏减压力

(1)少吃宵夜+啤酒。

吃夜宵,尤其是啤酒+烤串,对于心脏健康,十分不利!

晚上吃太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会导致体内血脂上升,增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其次,酒精摄入过多,还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健康。所以,一定要“管住嘴”,更不要“贪杯”!

(2)少吃盐,宜清淡。

研究证实,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升高。除了食用盐,其它调味品,比如味精、酱油、生抽、老抽、蚝油中也含有盐。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盐控制在6g以内(相当于1啤酒瓶盖的量)

(3)少贪“凉”。

末伏时节,天气还依然炎热,此时不要贪“凉”,危害心脏健康。少喝冷饮,凉的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部毛细血管收缩,也会影响到心脏。少吹空调,温差巨大,影响血管收缩,容易引起心血管不适,危害健康。也不要冷水洗澡,冷水洗头,都会对心血管造成一定的危害,切记。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养心”,事半功倍,您不容错过!

(4)少劳累。

“过劳死”的新闻,相信大家看了不少,其实过劳死的背后,真正原因是心脏病。劳累、长期熬夜等,都会伤害心脏,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甚至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心脏猝死”,因突发性强、治愈率低,成为夺取生命的“主要杀手”。而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是猝死的“导火索”。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劳累,注意休息。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您觉得有所帮助的话,请收藏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欢迎关注“心脏病学堂”,定期更新科普小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养心   鱼际   心脏   苏子   玉竹   节律   立秋   脂肪酸   午觉   事半功倍   脉搏   大蒜   人参   心脏病   时节   血管   症状   不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