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方案(3)

③元气败脱证

症状: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治法:扶助正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生晒参另煎兑服15g,附子先煎半小时9g等。

汗出不止加山萸肉15g,黄芪15g,煅龙骨先煎15g,煅牡蛎先煎15g以敛汗固脱;若见冷汗、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中成药:

参附注射液,每次20ml~6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后使用。

3.针灸治疗

一般在脑梗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可给予针灸治疗。由针灸专业医师实施。

(1)中经络

上肢取穴 —— 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等。

下肢取穴 —— 环跳、承扶、风市、足三里、血海、委中、阳陵泉、太冲等。

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手指握固加八邪、后溪;足内翻加丘墟、照海。

(2)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足三里,施大艾炷隔姜灸法,神阙隔盐灸。

闭证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等。

4.护理

(1)体位的选择

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头部抬高15~30°最为合适,切忌无枕仰卧。凡有意识障碍病人宜采用侧卧位,头稍前曲。病初期可注意患者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神志清楚无吞咽障碍者,应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意识障碍早期,禁食1~2天,避免吸入性肺炎,或引起窒息;可通过静脉输液维持营养。3日后,如病人神志仍不清楚,无呕吐及消化道出血者,可鼻饲流质饮食,以保证营养。在拔除鼻饲管后应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取45°半卧位;以茶匙喂食糊状为妥;喂食中呛咳时应拍背。

(3)口腔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人宜采取侧卧位,可用镊子夹棉球蘸湿淡盐水为病人擦洗口腔及唇部,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温开水敷盖于口腔。对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及饭后将假牙取下,用牙刷将假牙刷洗干净,放在清水杯中浸泡。

(4)呼吸道护理

勤翻身多拍背。能咳嗽者,鼓励病人咳嗽。咳嗽困难而多痰者,应用超声雾化,属于痰热证可鼻饲竹沥水清化痰热。昏迷病人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呕吐物及咽部分泌物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出,舌后坠者,可将下颌托起。

(5)皮肤护理

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可应用气垫床。定时检查骨突部位是否有发红、发紫、水泡等现象,尤其是尾骶部,髂骨,大粗隆及足跟、内外踝、肩胛骨等处。卧床病人早晚要洗脸,定期擦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床单以免发生褥疮。发现皮肤有发红现象,应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部位皮肤悬空,也可使用复元通络擦剂(草红花、川乌、当归、川芎)按摩受压骨突部,以活血通络,促进气血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天柱   哑门   太冲   假牙   体位   神志   针灸   冷汗   病情   口腔   病人   患者   障碍   中医   皮肤   营养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