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健脾,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健脾的药物众多,不同药物在功效上也不同,而且脾虚者通常按照情况的严重程度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特点,所以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之间有什么不同?又应该怎样用药?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同样健脾,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都是重要的常用药,故名“四君子”,意思是每一味都举足轻重。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

《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

医书里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参这味药温补,能够大补元气为君药;白术性苦补气燥湿为臣药;茯苓可以进一步的祛湿泻热,山楂、麦芽消积食;陈皮理气,枳实降胃气。

总的来说,整个方子升脾气,降胃气,调理脾胃气机,同时消积食,对于不小心吃多怕伤到脾胃的轻症,非常适用。

同样健脾,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理中丸

由党参、白术、炮姜、炙甘草组成。温中散寒,健胃。主治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它是喜燥恶湿的。如果脾阳不足,外界湿浊之邪容易乘机入侵;同时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就会痰湿内生,如同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会生长青苔一样。本方中,干姜温阳,人参补虚,白术燥湿,甘草调和,一温一补一燥一调和,共同起到调理中焦,强健脾胃的作用,所以叫做理中丸。

理中丸跟四君子汤相比,用干姜大辛大热代替四君子汤中的茯苓,干姜直入脾胃,温补调和。而这非常适合脾阳虚的人,阳虚之人易感寒冷,理中丸能够做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再好不过。

同样健脾,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补中益气丸

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主治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

补中益气丸里的人参补肺气,补脾气,同时再用升阳举陷的黄芪加大力度,接着还有白术,这三味药都是在升阳举陷,把气往上提。接着陈皮和胃,补气的同时不忘用当归养血生血防伤阴,接着继续升麻柴胡引气上行。所以这非常适合中气下陷的人去服用,主要起到升阳举陷,补中益气的作用。

同样健脾,四君子汤、理中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不同

香砂六君子汤

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生姜。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脉滑。

香砂六君子汤由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而成,故名“香砂六君子汤”。方中以党参益气健脾,补中养胃为君;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渗湿健脾;陈皮、木香芳香醒脾,理气止痛;半夏化痰湿,砂仁健脾和胃,理气散寒,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扶脾治本,理气止痛,兼化痰湿,和胃散寒,标本兼顾。

对于脾虚湿滞者来说,由于脾气运化过久,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变弱了,适合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此时不光要补气健脾,更应注意化湿祛痰。

总结

中医讲究辩证看待问题,不同的药物来应对不同的病症,万不可教条,胡乱用药。其实所有的吃药都是在做补救工作,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最关键的原因是在于生活习惯有问题,所以多多运动,合理饮食,保持情绪乐观,身体会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君子   中焦   升麻   燥湿   干姜   砂仁   白术   木香   补气   陈皮   茯苓   脾胃   甘草   人参   药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