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梦播报:媒体批「yyds」网络用语,称人们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了

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14万余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集结一堂。这种表达能力的退化,也是我曾经提到的“重视频轻文字”带来的恶果,这种互动联盟是好事,体现了对文字失语的反思自觉。

  说文字失语,好像挺不可思议的,哪里像失语呢?他们中的很多人,似乎都是话痨,在群里、朋友圈里、论坛上常常很活跃,抛梗、接梗如行云流水,表情包比谁都多,段子一个接一个,张口就是流行语,喋喋不休,没失语啊?其实,这正是失语的病症之一,离开这些社交平台装置和网络流行语,便不会说话了。借助表情包、梗、流行语、省略语的表达,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未经你的思考和语言生成,梗借助你的指尖和嘴把自己说了出来,你不过是那些梗的通道。久而久之,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便被梗塞住了,成为“语梗”患者,也就是文字失语,失去自如地用文字表达想法的能力。

耳梦播报:媒体批「yyds」网络用语,称人们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了

表达能力本来就是受过专业的训练,要不断的模仿学习才有的能力,很多人表达能力不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就会的,需要教育,也要经验(经常跟人沟通的售货员,或者需要经常讲课的老师,往往会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学术界实证研究验证过很多次了)


社会上的很多岗位根本不需要表达能力那么好的人——很多人的岗位决定了不需要多说话。

流行用语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十年前没有网络流行用语么?有毒呀!666!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我也是醉了。十五年前的流行用语:“我晕!” “好郁闷呀!” “好雷人呀!”二十年前的流行用语:“886” “4242”“9494”

如果真的希望年轻的表达能力更好。不如给年轻人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社会环境,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他们不会因为几句玩笑话就被长辈训斥,他们有钱更多的跟朋友交流,不是宅在家,可以实现奶茶或者星巴克自由,那样他们的表达能力会更好。不能出门,在家聊微信,肯定都是表情包了。

学校进一步加重培养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加重演讲,讨论课的比例,年轻人的表达能力会更好。教育资源不够用,没有小班授课,平均1个老师教40个学生,很多大学的老师跟学生比例配置是1:200左右的区间。

这个表达能力,从不同方向来看,研究的内容大概涉及到

一、表达正确、完整的形式(语法学);

二、用丰富的形式进行表达(词汇 修辞学);

三、顺畅的进行表达(语用学);

等等。

网络用语为词汇学内容,基本只干涉第二种情况,蓝瘦香菇不过是谐音,yyds是缩略语,凡尔赛比较特别,是属于特定语境影响下,名词绑定“高贵”这一描述性特征的网络语。但它们始终停留在语言表层。

没有凡尔赛这种说法,还能用“装b”呀。

深层的语言系统会在不断接纳新词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创作。

当绝绝子消失后,要么用回原来的表达形式“绝了”,要么接受新的表达形式。

从语用角度来看,这两者都没影响你的表达能力啊,你还是把“表示赞美”的语义说出来了。

区别可能在于网络语的部分义素或是语用上有所区别,这里干脆试着以绝绝子为例,用义素分析来进行统一表示:

绝绝子「表示赞美、惊叹+」「语气直接—」

绝了「表示赞美、惊叹+」「语气直接+」

道理很简单,只要深层思维不改变,你始终会从词汇系统中选其他词来代替。这个词没了,你大概率不会缺少代替性词汇,语言能力不是简单的增减关系。

不是说绝绝子消失了,你就不会说绝了、nb了、厉害了,你或许思维会卡在了绝绝子这一语言形式上,并想下意识找一个类似的词来代替。

你想表达绝绝子,却又不想用你认为“low”的语言形式,或者觉得以往的形式达不到你的表意要求(如绝绝子语气委婉,绝了语气直接)但你找不到新的语言形式,这找不到的结果就是卡壳,即所谓的“表达能力下降”。

但你要这么说,那我也能说英语影响了我的汉语表达,口语影响了我的书面语表达,数不胜数。

这就是闲着没事做,为批而驳了。

人的抽象思维是依靠语言进行的,你在想表达绝绝子这类词前,脑海里大多会先用语言过一遍,然后再说出来,你只是不想说脑海里的词罢了,并不是不会说。

也就是说,你并没有降低表达能力,而是你限制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实在重要,网络语无缘无故被扣这个帽子,实在可怜。

再者,试想,如果说网络用语使你的表达能力下降,那网络用语消失后,你的表达能力会回升吗?你再用这个问题去调查一遍,看看人的回答数据会有啥变化,肯定很有意思。

这就是个伪命题。

其实,网络用语反而丰富了你的表达能力,毕竟如果没有绝绝子,你还得自己想个新奇的方式来表示“绝了”,还得带有“语气委婉”的特性。

也就是说,影响表达能力什么的,看看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凡尔赛   用语   受访者   流行语   网络   委婉   词汇   语气   区别   形式   表情   能力   语言   老师   文字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