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在现实当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跟某人相见恨晚。

但是,相见恨晚这种说法,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一种“套词”——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表示仰慕对方已久之意。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当然,有时候,我们遇见某一个人,从心里可能在某一瞬间会产生一种叫“相见恨晚”的感觉。

那么,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相见恨晚”呢?

我个人的答案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相见恨晚,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继续探讨,即:

一、相见恨晚,本质上可能只是长时间等待之后,被人为促使而成的结果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几年前,看过一部欧洲电影,话说主人公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对人生毫无眷恋,于是他找到一家专门为高端人士定制“意外死亡”的业务——不知道这样的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的那些“意外”,可能并不是真的“意外”,而是人为促使的结果——早有预谋。

而“相见恨晚”,很可能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假如你很喜欢一个人,但是你却发现她并不喜欢你,于是你只好等待——这种等待很可能会越等越长,而长时间的等待很容易让你只记住她的优点,至于缺点,很可能就忽略了。

直到某一天,你忽然发现她向你走来,并告诉你说“其实我也喜欢你”。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于是你迅速陷于热恋当中,并且越是与她相处,越是感觉相见恨晚……

但是,很多年之后,你可能会发现,那种“相见恨晚”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结果,真实的情况是——那姑娘最初之所以不喜欢你,其实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把戏;或者她是通各个渠道了解你的优点之后,才会跟你在一起;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受到伤害或别无选择之后,才不得不选择你……

总之,一切都是被人为促使而成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相见恨晚。

二、相见恨晚,可能是迷茫到一定程度倒逼出的一种感觉

古语有云:人心隔肚皮。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强调的是人心难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面目,正所谓“知己难求”,就是指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独的,很难找到真正懂得自己心思的人。

当这种孤独逐渐变成迷茫,再由迷茫变成渴求,于是会倒逼出一种叫“相见恨晚”的感受——凡是见到他人身上有一些与自己相似的认知,都会缘起“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相见恨晚,而是自己“早有预谋”或故意营造的相见恨晚。

三、心心相惜,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有人说,相见恨晚,就会在心里产生心心相惜,就犹如高手之间的对决,在一举一动之间,早已推算出对方的一切。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那么,实际上真的存在这种“心心相惜”吗?

当然不可能——很多人说自己曾和某人有过“心心相惜”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不过是特定条件下才会产生——如你很喜欢或非常仰慕一个人,那么,在你的心内,很可能就会缘起“他讲什么都正确”这样的认知。

而这样的认知与感觉,会让误认为是相见恨晚,但这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假象——它会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心心相惜,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甚至可以说,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或他人“早有预谋”最终促使而成的一种感觉与结果。

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相见恨晚,可能都是“早有预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觅宗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相见恨晚   华严经   道德经   孙子兵法   周易   史记   王弼   心心   假象   缘起   认知   迷茫   意外   感觉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