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分科”

“医生,我妈妈在你这里看病看得效果蛮好的。最近我自己老是盗汗、头晕没力气,身体也想调理一下,想让您帮我也看看病。但是您是肿瘤科医生,我的病您能看吗?”“可以看的,请放心,我会看您的病!难道肿瘤病人盗汗、头晕没力气我就不看了?我只看肿瘤?”我总是这样回答。最近我经常碰到病人问我同样的这类问题。问的人多了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中医内科不分科”的问题。

中医“不分科”

中医自古对于分科的概念就比较模糊,我先来举个例子。古代名医扁鹊他医术非常高明,在当时名闻天下,他路过邯郸时听说赵国人尊重妇女,于是他就做妇科医生;到洛阳发现当地人敬爱老人,于是就做起了老年病医生;到了咸阳,秦国人喜爱孩童,于是他又做起了小儿科医生。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中医自古就是不完全分科的。

中医“不分科”

那为什么会造成病人都不知道中医内科是不分科的呢?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西医分科对于老百姓的观念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西医由于理论体系的原因他首先就把医生分为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两大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化,比如外科有脑外科、心胸外科等,内科有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因此病人上医院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分清自己要看什么科。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分科越来越细,现在要第一次去医院就能找对正确的科室看病已经成为普通病人的一个难题。就好比现在我们都流行说的现代人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现代医疗也是“碎片化的医疗”,一个人被强制分割成不同的疾病需要分别去看不同的科室。分科太细之后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病人同时患有2-3种病的话,他都不知道先看哪个病,往往心内科医生只管心脏的问题而血糖高问题需要病人去找糖尿病科医生去解决,而糖尿病医生只管血糖问题,老慢支哮喘的问题去找呼吸科医生,最后病人在医院里兜了一大圈,配了一堆的药,最后到家的都不知道该先吃什么药。分科细固然有其很大的优点,但是分科太细的确造成了治疗缺乏整体性的缺点是毋容置疑的。

第二个原因是中医医生自己对于中医分科的错误认识。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是同时接受了两套教学体系,一个是祖父通过传统的师带徒中医教学模式,另一个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代化中医教学模式,因此我对于中医的看法会更全面一些。现代中医的教育方法是运用西医的教育方法,包括到医院实习也是一个科室一个科室进行的,因此造成毕业后的医生就对中医内科不分科完全没有概念。医生被医院分配到神经科,那就只看神经科的疾病,分配到血液科就只看血液科的疾病。但是一个病人生的病还要按照不同的科室来生吗?得肿瘤的病人本身就是老年人居多,慢性病本来就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难道肿瘤科医生只看肿瘤,其他的症状都不管了吗?显然这是不对的。

撇开西医不谈,我们只说中医,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的本质就是人体的阴阳不平衡造成了疾病,中医的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阴阳调整过来,阴阳平衡了疾病就自然好了。所以不管你是糖尿病也好、高血压也罢、头痛发烧、盗汗失眠统统都是阴阳不平衡的表现,只要是中医医生理论上都会治疗。我从小跟随祖父抄方,祖父儿科为主,但是成人、妇科也都开方治疗的,到了冬天膏方的病人也是络绎不绝,祖父从来不说:“我是儿科医师,其他的内科疾病我不看的。”祖父自幼教我也是内儿妇统一传授的,中医理论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看出一个整体来治病的,所以我在门诊看病时只要是可以一起治疗的症状我都会统一到一张药方上,这样病人不仅仅把肿瘤的病看了,同时把其他的不适也一起治疗好了,节约了病人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虽然我是肿瘤科医生,但是我门诊有很多病人都不是肿瘤病人,比如月经不调、哮喘、儿童抽动症、皮肤湿疹、盗汗、头痛等内科杂病我都看的。当然如果是明确的需要及时医治的专科疾病还是需要专科治疗的。

中医“不分科”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如果您在看中医,虽然可能不是这个科室的疾病,你也可以问问您的医生是不是可以一起治疗,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我希望中医能把“碎片化的医疗”转变为“整体化的医疗”真真地造福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血液科   中医   肿瘤科   西医   祖父   科室   内科   阴阳   肿瘤   糖尿病   病人   疾病   医生   医疗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