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1)


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入心、脾、胃、肾、三焦之经。

除湿消食,益气强阴,尤利腰脐之气。(〔批〕白术利腰脐之气,原是利肾中之湿也。肾不湿则腰不疼,湿去而腰脐自利矣。)

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与黄芪同功,实君药而非偏裨。往往可用一味以成功,世人未知也,吾今泄天地之奇。

如人腰疼也,用白术二三两,水煎服,一剂而疼减半,再剂而痛如失矣。

夫腰疼乃肾经之症,人未有不信。

肾虚者用熟地、山茱以补水未效也,用杜仲、破故纸以补火未效也,何以用白术一味而反能取效。不知白术最利腰脐。

腰疼乃水湿之气浸入于肾宫,故用补剂,转足以助其邪气之盛,不若独用白术一味,无拘无束,直利腰脐之为得。

夫二者之气,原通于命门,脐之气通,而腰之气亦利,腰脐之气既利,而肾中之湿气何能久留,自然湿去而痛忽失也。

通之而酒湿作泻,经年累月而不愈者,亦止消用此一味,一连数服,未有不效者。

而且湿去而泻止,泻止而脾健,脾健而胃亦健,精神奋发,颜色光彩,受益正无穷也。

是白术之功,何亚于人参乎。

不特此也,如人患疟病,用白术二两、半夏一两,米饭为丸,一日服尽即愈。

夫疟病,至难愈之病也。

用柴胡、青皮散邪不效,用鳖甲、首乌逐邪不效,用草果、常山伐邪不效,何以用白术二两为君,半夏一两为臣,即以奏功,

不知白术健脾开胃之神药,而其妙尤能去湿,半夏去痰,无痰不成疟,而无湿亦不成痰。

利湿则痰已清其源,消痰则疟已失其党,况脾胃健旺,无非阳气之升腾,疟鬼又于何地存身哉。此效之所以甚捷也。由此观之,则白术非君药而何。

推之二陈汤,必多加白术所以消痰也;

四君子汤,必多加白术所以补气也;

五苓散,必多加白术所以利水也;

理中汤,必多加白术所以祛寒也;

香薷饮,必多加白术所以消暑也。

至于产前必多加白术以安胎,产后必多加白术以救脱,消食非多用白术何以速化,降气非多用白术何以遽定,中风非多用白术安能夺命于须臾,痞块非多用白术安能救困于败坏哉。

人知白术为君药而留心于多用也,必能奏功如神矣。

或问白术利腰脐而去湿,若不在腰脐者,似非可利,胡为凡有湿病皆不能外耶?此未明乎腰脐之义也。

人之初生,先生命门。命门者,肾中之主,先天之火气也。有命门而后生五脏六腑,而脐乃成,是脐又后天之母气也。

命门在腰而对乎脐,腰脐为一身之主宰。

腰脐利而人健,腰脐不利而人病矣。

凡有水湿,必侵腰脐,但有轻重之分耳。

治水湿者,一利腰脐而水即入于膀胱,从小便而化出,所以得水必须利腰脐,而利腰脐必须用白术也。

况白术之利腰脐者,利腰脐之气,非利腰脐之水也。腰脐之气利,则气即通于膀胱,而凡感水湿之邪,俱不能留,尽从膀胱外泄,是白术不利之利,正胜于利也。(〔批〕利气非泻气之谓,正利其气通膀胱也。膀胱非气不行,气闭则塞,气通则开。白术利气以利水,所以必用之也。)

【按】白术之论对我深有启发,特别是一味白术治疗腰痛,甚奇!#超能健康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白术   常山   之义   痞块   香薷   健旺   鳖甲   故纸   由此观之   草果   青皮   半夏   命门   膀胱   不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