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热症艾灸问题,已经达成临床共识

打脸了!热症艾灸问题,已经达成临床共识

火的发明和使用让人们认识到,被熏烤或烧伤的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疼痛,于是就采取用火烧灼的方法去治疗某些疾病,从此产生了灸法。


灸疗起初主要用于治疗寒症,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以后,灸疗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打脸了!热症艾灸问题,已经达成临床共识

对于热症是否适合艾灸,争议较大。历代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现代针灸教材也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临床上却并非如此。


不少医家认为灸法属于温热刺激,而热能伤阴,所以阴虚阳亢和邪热内炽病症不能艾灸。但是导师认为


“艾灸虽然是温热刺激,但火热之症并非绝对不能灸疗,只要施灸于适宜刺激的腧穴,找到喜热的腧穴,诸证皆可用灸。”


01

证 据


《内经》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


打脸了!热症艾灸问题,已经达成临床共识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说,艾灸能治疗百种病邪,让重病的人得以健康安泰。


明代医家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明确指出“灸法适用于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灸”。


现代针灸专家周楣声先生曾用灸法治疗各种属热症的疾病,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并经过多年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认为


“不仅热证可灸,且灸法对热症的疗效非常好。如灸大椎穴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02

解 析


1、禁灸说之源:


其实古代医家所提倡的“禁灸说”指的是将艾绒放在皮肤上的瘢痕灸法。现代人常用的是工具灸和艾条灸,全身都可以施灸,所以没有“禁灸”的说法。


2、酌情施灸:


基于本性为“火”的属性和传统中医“寒用热法”的宗旨,相比较其它症疾,灸法对“寒证”的效果相对更显著,而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如果施灸者对灸法操作不熟悉,应酌情施灸。


打脸了!热症艾灸问题,已经达成临床共识

被灸者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的情况下,不要施灸。


网友说“每见导师用灸疗病,效如桴鼓……导师认为


“火热之症,灸亦所宜。”


诸证皆可用灸,不过上面也说了“如果施灸者对灸法操作不熟悉,应酌情施灸。”因此,灸法很关键。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艾灸   热症   李时珍   安泰   艾绒   寒症   医家   针灸   明代   疗效   共识   导师   全身   中医   疾病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