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妇科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癌症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很多时候一些时常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往往很可能就是“罪魁祸首”。其中最容易被大家伙忽视的细节之一,就是饮食!

前段时间互助君看到一则北京协和医院林国乐医生的视频讲座,里面说道:有三种国家公认的一级致癌物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分别是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

真可谓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啊!为了防止误食这些含有致癌物的食物,觅友们快随互助君来避避雷吧。

黄曲霉毒素

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这一则曾引起社会轰动的新闻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吧?但为何这一物质超标会引发热议呢?这是因为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双呋喃环类毒素,它的衍生物包括B1、B2、G1、G2、M1、M2等20种。其中B1的毒性最大(为砒霜的68倍)、致癌性最强,M1和G1次之[1]。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的肝脏具有破坏性,严重的话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还可能诱发骨癌、卵巢癌、乳腺癌等[2]。

正因为它的毒性之大,因此在1993年就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那么,有哪些食物中隐藏着黄曲霉毒素呢?

“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由于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当粮食储存不当、未及时晒干、或受到潮湿气候影响时,就容易被黄曲霉菌寄生从而产生毒素,因此黄曲霉毒素大多出现在被黄曲霉菌及寄生过的粮食、油、及一些动物食品中。

就比如以上新闻中提到的牛奶。奶牛食用的饲料、食物在受到不良储存环境的影响时,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B1,当奶牛摄入后,B1便会在体内经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M1,而生成的M1一部分累积在奶牛的可食部位,一部分则是在乳汁中[3]。

此外,发霉、变质的食物大都会有黄曲霉毒素的“身影”出现,比如发霉的大米、大豆、花生、稻谷、玉米、核桃等,吃起来有苦味的瓜子,还有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变质食用油、调味品等......

“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了防止黄曲霉素的产生,觅友们首先应保持食物的储存容器足够干燥干净,必要时可以放入一些石灰来吸水;花生、核桃这类食物需带壳保存,隔一段时间可以晾晒一次,如有发现发霉、变质,应及时丢弃;调味品、食用油等最好随买随用,不宜长期储存。

苯并芘

就在前几日,9月14号,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发表消息称:韩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太白食品生产、销售的苏子油产品中检出苯并芘超标,命令其停止销售并召回该产品。

接下来,又一致癌物即将登场,它就是苯并芘。

苯并芘是一种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化学致癌物。研究发现,它可引发多种部位的癌症,如皮肤、肺、膀胱及消化道等[4]。除了致癌,还有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大量摄入的话对我们的肝脏功能、DNA修复功能及分泌系统功能等都存在一定影响[5]。

苯并芘主要存在于煤焦油、碳、煤、石油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吸烟产生的烟雾,汽车尾气,厨房油烟,及熏制食品中。这么看来,它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息息相关!

“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研究发现,熏制、烧烤食品中通常能检出一定量的苯并芘,其产生的原因大多包括[6]:

1. 熏烤所用的木炭含有苯并芘,在高温下可能随烟雾进入食物;

2. 食物在熏烤过程中,所含脂肪滴在了火上,通过热聚合反应形成苯并芘附在事物上;

3. 食物本身的糖和脂肪产生不完全燃烧,导致生成苯并芘。

杭州市场监管局曾与浙江大学教授做过一项烧烤实验,发现随着烧烤的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烤得越糊的鸡翅,其苯并芘的含量越高。

另有报道指出,长期食用熏制食物与癌症发病是有一定联系的[5]:如长期大量食用咸鱼、熏鱼的海边居民,其胃肠道或呼吸道癌症的发病率是内陆不常食用居民的3倍;冰岛胃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3,这与他们喜欢吃烟熏食物有很大关系......

阅读到这里,相信觅友们都知道该如何避开苯并芘了吧~原则就是少吃烧烤、熏制、高温油炸的食物,油温越高,产生的苯并芘越多;避免用明火烧烤,烤制时间不宜过长,烤焦的地方要丢弃;还应避免长期呆在有大量油烟、废气或汽车尾气的地方。

“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亚硝胺

“女子喝冰箱剩鸡汤感染脑膜炎”这一消息在上个月也引起了一波网络轰动,而隐藏在这背后的“罪魁祸首”除了李斯特菌之外,还有致癌物质亚硝胺。

亚硝胺被称为四大食品污染物之一,它的前体物质亚硝酸盐、硝酸盐普遍存在于食物中,如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培根等)、隔夜菜、腌制食物(咸鱼、鲜肉、泡菜等)、火锅汤等,而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进入人体后,会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中合成亚硝胺。

亚硝胺除了有强致癌性之外,还能用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并且有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也与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保证饮食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分别是5mg/kg体重和0.2mg/kg体重[7]。

那么,除了少食用腌制食物和加工制品并及时丢弃隔夜菜外,觅友们还能如何避免亚硝胺的摄入呢?

“癌从口入”,这些一级致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肿瘤患者必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因为维生素A和C都能抑制亚硝胺合成!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与亚硝酸盐反应,从而亚硝酸盐与二级胺合成亚硝胺;而维生素A也能在酸性条件下通过与亚硝酸盐反应来抑制亚硝胺生成。因此,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非常重要!

美食之所以能抚慰人心,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舌尖上的享受,但如果食用不当,可就不是抚慰人心,而是糟心了~所以觅友们,在坚持抗癌的同时,也应做好饮食上的护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病痛!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致癌物   黄曲霉菌   世界卫生组织   苯并芘   黄曲霉   饮食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出   毒素   癌症   肿瘤   维生素   烧烤   患者   日常   食物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