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一、急腹症的涵义

急腹症一般有二个涵义:一是起病急骤,二是腹痛明显。急腹症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儿、妇等科的许多疾病。急腹症需紧急手术治疗的称外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特点:急、快、重、变化多端,需马上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和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延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二、对待急腹症的临床原则

仔细地询问病史,准确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等,将采集到的资料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合符逻辑的临床思维、分析、鉴别和综合,去伪存真,是急腹症正确诊断的重要步骤

(1)沉重应付,周密观察,及时处理,争分夺秒。(2)详细检查,配合实际。(3)灵活应用解剖知识,对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甚为重要。(4)尽快排除内科疾患。(5)早期确诊,立即手术。

三、调查研究,掌握尽可能多的临床资料

(1)询问病史:病史对急腹症的诊断极为重要。在问病史时应力戒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做到既真实又全面。

a、发病的诱因:如腹部受伤后发生腹痛,应考虑内出血、胃肠道破裂。饱食后腹痛,应考虑溃疡病穿孔、胆囊炎、胰腺炎。剧烈活动后的腹痛应考虑肠扭转、尿路结石。

b、起病的缓急:炎症病变开始时腹痛较轻以后才逐渐加重。空腔内脏的穿孔、梗阻、扭转和实质性脏器的破裂都是突然发病,腹痛开始时即十分剧烈。

c、症状出现的先后和演变过程:先发热后才又腹痛的多为内科疾病,如肺炎、胸膜炎。炎症病变大多局限在病灶周围,而穿孔、出血等病变往往迅速累及全腹,引起整个腹部的疼痛。

(2)腹痛的性质:腹痛的性质在鉴别上有重大意义。大体可分三种。

a、持续性钝痛或锐痛:一般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表现。

b、阵发性绞痛:一般是腔道阻塞后痉挛收缩的结果,它可反映出梗阻的性质和程度,如胆道蛔虫症的腹绞痛,以阵发、频发症状为主;而胆石症则以持续性腹痛较多;肠道不完全梗阻时绞痛较轻,完全梗阻绞痛较剧。

c、既有持续腹痛又有阵发加剧者,多表示炎症与梗阻并存。病理上炎症与梗阻往往互为因果。

(3)腹痛的程度。

a、急性炎症的腹痛程度一般较轻,可以忍受,如大多数阑尾炎。

b、空腔脏器梗阻时的绞痛通常多较剧烈。如胆道蛔虫症。

c、溃疡病穿孔、出血性胰腺炎和宫外孕破裂等的腹痛,则一般最为剧烈,往往引起休克。

(4)腹痛的部位

对病变的部位有定位意义、如对病变性质基本肯定,再结合腹痛部位,一般就不难确定病变是在哪一个器官。如:急性炎症痛在右下腹多为阑尾炎,在右上腹处多为胆囊炎。穿孔性腹膜炎痛先在上腹部为溃疡穿孔,先在于腹部某处则为肠穿孔。外伤出血病人痛宰左季肋为脾破裂,在右季肋则为肝破裂。特殊部位的转移痛或放射痛也有诊断价值。如先有上腹脐部痛后转移致右下腹,则为急性阑尾炎。右肩部有放射痛则为胆囊炎。腰背部有牵拉痛可能为胰腺炎,放射到会阴部为交通可能为输尿管结石。

(5)胃肠道症状

外科急腹症患者除腹痛外常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仔细了解呕吐出现的迟早和呕出物的性质及多少,对鉴别也有帮助。早期出现的呕吐多系反射性,随之后频繁呕吐多为高位小肠梗阻,而低梗阻时呕吐较晚,亦不如高位梗阻频繁,且呕粪。 大便情况:腹内炎症由于肠蠕动抑制,常引起便秘,盆腔脓肿因直肠刺激使便次增多,且有粘液便、完全性梗阻一般无排便排气。肠套叠时则常有粘液血便。

(6)其他情况:

(a)过去病史:胃溃疡病史者突发上腹剧痛,可考虑溃疡穿孔。右上腹腹痛反复者考虑胆囊炎。腹部有手术史、外伤史者,应考虑肠粘连。

(b)伴随的其他症状:腹内有一般性炎症时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化脓病变时可有持续高热。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则为泌尿系病变。女性病人有月经情况及阴道流血,常为妇科病。

四、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1)病人的姿态表情:一般急性炎症患者多不严重;穿孔性腹膜炎者较严重;腹内出血者颜面苍白,表情淡漠,常有休克表现。腹膜炎病人往往屈膝屈髋,静卧不动;胆道蛔虫症痛时可满床打滚,间隙期正常。肠梗阻者常辗转不安,大汗淋漓。(2)T、R、P、BP(3)有无腹水、失血、黄疸。

2、腹部检查:

(1)腹式呼吸的观察及有无疝块。有无腹胀、肠型及可见的肠蠕动及逆蠕动,见胃型及胃蠕动波则提示幽门梗阻。

(2)注意有无腹膜刺激症状、部位、程度、范围。急性阑尾炎早期痛在脐腹部,但右下腹即有压痛;溃疡穿孔早期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但以上腹部病灶为主;蛔虫梗阻可扪及桑索状可变性的肿块;肠扭转可扪及压痛性囊性肿块;肠套叠可扪及腊肠形肿块。

触诊时应注意:患者应仰卧曲膝使腹肌放松,先从远离腹痛部位检查,最后触扪病变部位;婴幼儿应避免啼哭,最好将其抱入母亲怀中或必要时肌注适量镇静剂后检查。触诊先浅后深,触摸腹部各区域有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非常重要,即检查腹膜刺激征,一般分轻、中、重3度:轻度为手压至腹膜层;中度是压至肌层;重度是压在皮下即出现该体征,重度又称“板状腹”,常提示可能有急性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弥漫性腹膜炎情况。触诊时还应注意肝、胆囊、脾可否扪及,其硬度及表面性状,有无触痛;可否扪及异常包块或肠袢等

(3)叩诊:肝浊音有无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

(4)听诊注意肠鸣音有无减弱、消失、亢进,有无气过水声及金属声。

(5)外科急腹症病人常规作肛门指检,以鉴别直肠癌,了解有无盆腔脓肿、后位阑尾炎、肠套叠和妇科炎症等。

(6)有妇科情况应作腹部阴道双合诊。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血、尿淀粉酶,血气分析等。炎症时血WBC升高。内出血Hb、Rbc逐渐下降;尿路结石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升高。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提示病情严重;血直接胆红素升高,伴转氨酶升高,提示胆道阻塞性黄疸;尿素氮,肌酐增高可能是原发病合并急性肾功能障碍或尿毒症性腹膜炎。

2、B超:对肝、胆道、肾、胰腺、输尿管、腹部包块、子宫、附件疾病以及腹腔有无腹水、脓肿有较大诊断价值。还有助于对腹主动脉瘤、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血管畸形等的诊断。

3、X线检查:胃肠穿孔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但阴性者不能否认诊断。肠梗阻时有液平面或充气扩大的肠曲。尿路结石可见阴影。肠套叠见有杯口状阴影。

4、CT、MRI:因胃肠条件限制,故急诊运用受到限制,CT、MRI对肝、胆、胰、脾、肾、腹部占位病变及血管疾病的诊断更有价值。

5、腹腔穿刺;抽出血液者则腹内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抽出脓性浊液示腹膜炎;抽出脓液示化脓性腹膜炎或脓肿;抽出血性渗液示绞窄、胰腺炎等。 六、分析鉴别:

急腹症病人容易发生休克,因此在护送病人和检查过程中应当平稳而迅速、轻柔而准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如遇到严重休克,应首先抢救,待病情好转再进行检查。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唯物辩证的、合乎逻辑的分析,一般可得出正确的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一、首先鉴别是否确为外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与内、儿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外科急腹症与仅有腹痛的内科病区别重点如下。

1、外科急腹症因其病变在腹部,故腹痛大都是最先出现的或最主要的症状,而内科范围内的病变即使有腹痛,一般也不是最早出现或最突出的表现,或者至少尚有其他同样突出的症状存在。例如,先发热后腹痛及先恶心、呕吐后腹痛的为内科病。先腹痛后发热的为外科病。肺炎除有腹痛还有发热、咳嗽、胸痛、气促等。

2、外科急腹症的腹痛不仅程度较重,该处往往有压痛而拒按,表示病灶存在,同时腹式呼吸限制或消失,并有明确的腹区压痛、反跳痛。内儿科病的腹痛或者较轻、或者痛无定处,往往为:痛而不拒按,深压痛轻,也没有腹式呼吸消失及腹膜刺激症状。

3、起坐试验阳性:平卧、二手抱头,令不用手起坐,如坐起时腹痛加重或腹部某点出现腹痛,则为外科急腹症。

4、胸廓挤压试验:挤压患者两侧下胸部,令深呼吸,外科急腹症时无影响,内科隔上病变则疼痛加重。

二、鉴别病变是何性质:

1、急性炎症:最多见,其特点?起病较缓慢。?腹痛为持续性,初轻后重,痛有定点,基本上局限在一处。?有明显炎性反应,T、WBC升高。?有腹膜刺激征。局限在病灶处,并随病变加重而扩散。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肠憩室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crohn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急性穿孔:溃疡穿孔,外伤性、病理性肠穿孔。?起病急骤。?腹痛剧烈或伴休克。?腹痛由一处出现后迅速累及他处或全腹部。?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有气腹。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穿孔,伤寒肠穿孔,胆囊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

3、急性出血:外伤性肝脾、肠系膜血管破裂、腹膜后血肿、自发性肝癌破裂等。?发病突然。?腹痛初重后轻,有外伤史。?腹膜炎体征不重。?有内出血休克表现。?腹部有移动性浊音或可抽出不凝血液。

4、腔道急性梗阻:肠、胆、尿路梗阻。?起病急剧。?腹痛剧烈。?无腹膜刺激症。?有肠鸣音亢进、黄疸、血尿。

5、脏器急性绞窄:绞窄性肠梗阻等。?起病急剧。?腹痛剧烈、持续性发作。?晚期有腹膜刺激症。?有压痛性肿块。

6、血管急性栓塞:?发病突然。?绞痛明显常伴休克。?晚期有腹膜刺激症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明显而无包块。如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致肠系膜动脉栓塞,脾栓塞、肾栓塞等。

三、决定病变的部位。

1、根据腹痛和阳性体征的部位。病理性质明确后,根据腹痛和阳性体征的部位,结合解剖情况,不难指出病变在哪一器官。如右上腹痛多为胆囊炎等。

2、根据腹痛病变的某些特征:有时某些脏器的病变有某些特征。如肠道急性梗阻伴肠蠕动亢进,有黄疸为胆道梗阻,有血尿则为尿路梗阻。阑尾炎有转移性腹痛史,肠套叠有血便等。

3、剖腹探查:

外科医生须避免无原则的剖腹探查。腹部探查指征:(1)疑有腹腔内出血不止。(2)疑有肠坏死或肠穿孔而有严重腹膜炎。(3)经密切观察和积极治疗后,腹痛不缓解,腹部体征不减轻,全身情况无好转反而加重。

(1)炎性病灶:炎性组织或器官大多发硬、肿胀、表面充血、如通过切口找不到,可用手伸入腹腔探查。

(2)梗阻部位:空腔脏器梗阻后大都近端扩大,远端萎缩。所以从萎缩肠管向上寻找即可在萎缩扩大交界处找到病灶。

(3)穿孔部位:白色的纤维蛋白积聚最多处,或有大网膜包围之处,多为穿孔部位。

(4)出血部位:打开腹腔吸净血液后,血液、血凝块集聚最多处即为出血部位。

四、急腹症诊断尚不明确的处理原则:

1、严密观察,反复检查分析,尽早明确诊断或有无手术指征。

2、慎用如下措施:不轻率应用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未能排除肠坏死、肠穿孔等不用灌肠和泻药。

3、边严密观察,边进行必要的处理。如防治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控制感染和防治腹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急腹症   肠穿孔   肠套叠   压痛   胆道   腹膜   胰腺炎   阑尾炎   休克   炎症   腹部   外科   有无   症状   部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