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的眼界!

我前些日子在《中医人什么最重要?》的文章里阐述了“中医心和中医脑”对中医人的重要性!中医心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医道路的心”,“中医脑就是把中医思维融汇贯通中医人的大脑”。


我们现在论述的“中医眼”,这个眼可不是人的眼睛,而是指中医人的眼界。邓小平同志曾经就指出过:“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我们中医人也当这样。


前些日子我刚很多人一整就说:“倪海厦老师怎么怎么说?”倪海厦老师说:“中医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甚至现在有人研发的“中医大脑”就是倪海厦老师的看病模式。好像倪海厦老师已经是中医最高峰了,中医今后不能再发展了。


我个人觉得短期中医标准化是好事,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如果把某一人的理论做为中医界的标准化,我想这个人就是中医界的罪人。假如当年黄帝写完《黄帝内经》了说:“这就是中医的全部的理论和实践了。”我估计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扁鹊的《难经》都不会问世了。如果张仲景和扁鹊写完《伤寒杂病论》和《难经》就说《黄帝内经》和我们的著作已经是中医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了,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不可能再发展了。那么估计就不会有《脉经》了,更不会有金元四大家,李时珍,张景岳、黄元御、王肯堂、叶天士、张锡纯等人的理论著作了。同理如果这些人认为他们的理论就是标准了可能就不会有李可、倪海厦等人的理论著作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个动态的过程。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成、住、坏、空”和“生、长、壮、老、已”任何事物不发展都会走向灭亡。我认为伟大领袖的方针政策讲的就是特别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中医界最好的发展氛围。


我觉得我们国家是个比较尊崇传统文化的国度,自古就有“经、史、子、集”一说,就连伟大领袖的著作都称为《集》。中国古代有《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难经》、《脉经》、《孝经》等等,孔子的《论语》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和经处于相同的地位。如果现在把某人的理论称之为经,我估计他和他的理论离被打倒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用某人个的理论把中医标准化那么这个人的理论也就上升到了“经”的位置了肯定是站立不住的。我们发现很多老中医的理论都是《临床经验总结》。


我们从中医理论讲五运六气也是不断的变化的一个的理论方法适合这段时间的疾病治疗,未来的时代可能就不一定适合治疗某些疾病了。


我估计我们要是把某位中医前辈的思想观点模式化了也未必是这位前辈想看到的。那我们要学习这些中医大家的什么呢?学理论学思想充实我们的思维也是中医脑,学习他们如何遣方用药,如何针灸治疗疾病。


现代流行学术继承人,我想也未必是某个病症老师用什么药你就用什么药,老师扎什么穴位你就扎什么穴位。我们要学习的是用老师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甚至还要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我个人认为临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临床治病就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所以中医人就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所以我们要“师古不泥古”。


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我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人自然是不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的是现代一些人,很多非常有名的老教授还在进行论文造假,这就要求我们中医人必须有眼光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明白我们学习一个老师的东西真正要学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中医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中医人还是要有眼光的我们不但要继承老一辈中医人的理论成果,还要进行创新我想这也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孝经   扁鹊   李时珍   黄帝内经   中医界   难经   中医   伤寒   穴位   眼界   著作   事物   疾病   日子   理论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