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读唐诗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从白居易的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鬼节、秋千节等。它是融合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若干元素,至唐朝时,正式形成的一个节日。唐宋时期,诗词繁盛。很多诗人、词人,也在清明节日元素中,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一首首激情澎湃、嬉戏悲伤、传诵千古的诗词,就这样被诗人词人们创造出来,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描绘出一幅幅风情万种的清明节日画卷。

自先秦秦汉时起,寒食、清明节日期间内,扫墓祭祖风俗即颇为盛行。唐代此风俗依然盛行不衰。世人熟知的杜牧《清明》诗中所说的“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这一风俗的写真。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当时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和悲伤、寂寥的情感。“乌啼鹊噪”渲染烘托了清明时节哭坟祭奠的悲切气氛;“风吹纸钱飞”,“古墓春草绿”,死生离别处,梨花春带雨,诗句描绘了凄婉哀伤的场面。暮雨萧萧的天气与人们悼念哀伤的心绪交织在一起,阴阳两隔,思亲之情如春草萌发,令人伤感不已。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万爱千恩存心底,且将悲思化泪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清明   棠梨   寒食节   纸钱   词人   先秦   唐代   唐诗   古墓   风俗   冥冥   哀伤   时节   诗词   诗人   元素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