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时血糖监测可以评估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反馈降糖疗效,同时是医生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是便携式血糖仪,主要通过采集指端末梢血来监测血糖。但是笔者在临床发现一些糖尿病人不能正确使用血糖仪,下面一起来看看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您中招了吗?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上图是现在常用的家用血糖监测仪,主要利用葡萄糖染色氧化还原酶反应和试纸染色反应, 通过反射分光法测定葡萄糖量,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需血量少、体积小等优点。

误区1 身体状态影响血糖值

不同的身体状态会导致体内红细胞压积变化,相同血糖水平下,红细胞压积越高,血糖结果越低;红细胞压积越低,血糖结果越高,二者成反比关系。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脱水状态,比如严重腹泻、呕吐、大量出汗,都会导致红细胞压积升高,导致检测血糖值过低。而贫血、输液过度会导致红细胞压积降低,导致检测结果血糖过高。所以糖友在测量血糖时尽量保证身体状态稳定,减少血糖结果波动。

特别是现在进入三伏天,全国普遍高温,“糖友”要及时补水,防止脱水造成血糖不稳定。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误区2 血糖试纸的温度与湿度不在标准范围内

所有血糖检测试纸的化学反应速度都会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高时快,温度低时慢。另外随着时间的推迟,湿度会影响试纸的稳定性,血糖仪允许的温度是 10~40℃,湿度 20%~80%。太冷、太热和过高的湿度均可影响其测定值的准确性。

糖友注意把试纸放在阴凉干燥的柜子里,建议存放环境温度为-2~30℃,避免热和阳光直射,也不宜冷藏。原则上都要求取出试纸后,立即关紧试纸筒盖子,避免试纸受潮或氧化。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误区3 指尖消毒时,用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代替酒精。

许多“糖友”家中酒精使用完后,没有及时购买,随便用含碘的消毒剂代替,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碘伏消毒手指后,皮肤有碘伏残留,血液和碘伏混合导致含碘物质会和血糖试纸发生化学反应,干扰监测结果,降低血糖值。

误区4 用酒精消毒后未待手指完全干燥即采血。

一些“糖友”以为酒精消毒后就要立即采血,防止手指被空气污染,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酒精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值偏低。

误区5 采血深度不够导致血样不足。

有些患者平时特别怕针,所以每次都扎的比较浅,出的血也很少,所以吸血量不足,这样也会导致血糖值偏低。

误区6 采血后过分挤压采血部位。

有些糖友扎针后未出血或者血出得太少,不想再扎第二针就在局部使劲挤压,结果测出的血糖反而比以前低,这是因为挤出的不是血液,还有组织液,组织液将血液稀释,导致血糖值降低。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误区7 测量操作方法不正确

初得糖尿病的患者不清楚血糖仪操作规范,不了解使用步骤,在血糖仪屏幕出现血滴符号前就加样试纸未能及时插入到血糖仪,或者没有插到测试部位底部;

误区8 测试时未进行调码,使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因为每一批血糖试纸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即批间差。为了减少这样的偏差,需要“糖友”自行对血糖仪做出相应的设置即调码,来保证试纸与仪器相匹配测试时达到最佳效果。或者可以购买支持“免调码”的血糖仪。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那么规范的血糖监测步骤是什么呢?

1、核对物品:

血糖仪要保持洁净,电量充足;试纸的卡号要与血糖仪的卡号配置。试纸需在有效期内使用,试纸开瓶使用后应注明开瓶日期,开瓶后使用不可超过 3 个月。

2、平复情绪:

指端采血属创伤性操作,患者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上升。采血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安慰,平复情绪,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3、清洁手部卫生:

测血糖前,用肥皂水洗手,然后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选无名指。原因是我们手掌中的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在无名指末端,此处血液较为丰富。

4、选择合适的手指:

建议选择在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因为指肚和指尖中间位置经常会用到,扎中间容易感染,而且两侧的血管丰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采血时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不会因为出血量不足而影响检测结果。

5、采血:

采血前可以先将手臂下垂10秒钟,使指尖充血;采血时,穿刺的深度应适宜,一般刺入深度为 2~3 mm;采血后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至指前端1/3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6、:取血

血珠呈绿豆大小为最佳,为避免误差,可将采血后的第一滴血轻轻用棉棒拭去,取用第二滴血。将血液充分吸入采血区后再拿开血糖仪。取血完之后用棉签按压住取血位置1分钟。

10个糖尿病患者9个错,血糖监测的8个误区和7个正确步骤

7、读数、记录到血糖记录本。

根据国家规定,血糖仪测得的血糖误差要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内。因此,你可以在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带上你的血糖仪,护士在抽静脉血的同时自己也用血糖仪测一下,把两个数字对比,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提示大家:静脉脉采血测血糖是血清,指血是全血,而且静脉血是静脉血,指血是动静脉混合血,所以指血和静脉血测出来的血糖不完全一样。指尖血糖不能完全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但是如果血糖值过高,糖友依然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应每天监测4-7次,已达到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包括空腹及三餐后。如果日常监测发现血糖升高,要立即调整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如果三天以上血糖一直很高,建议到医院检查,适时调整药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血糖   误区   组织液   都会   红细胞   试纸   误差   湿度   指尖   糖尿病患者   酒精   患者   血液   步骤   手指   温度   正确   血糖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