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系有料

客家人讲客家话,它是非常亲切的。就连日常用语也是如此。不过,也逐渐简化,有点近似普通话的方言普通话。

我去河北当兵那段时间,客家人不是很多,才二三十来个人,而一个师就有2至3萬人左右。平时,客家地区来的战友都分散了,要不是在一个偶尔场合听到叽哩喀啦的客家话,还以为自已与世隔绝了呢,听到之后,甚是亲切。

这也为我们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滔滔不绝的说着,说着,无拘无束的。今想起来,特别怀念那个时候。

等退伍回来,回到家乡,周围响彻都是客家话,而我最想见人就是母亲。

常言道血浓于水,这话一点都不能假。尤其是客家地区的人更重视感情。难怪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都供他们读书,而我也一样,父母从不吝惜这些要花的钱,他们口头总说只要娃子比我们过得好,我们就满足了。

说实在话,客家人也比较勤劳,他们靠近山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青山绿水不但景色靓,还是生活好品质的根本。要是来上一首地地道道的客家山歌,这样让人品醇了人间佳酿一般,回味无穷。

我当是客家人,当然知道文化对人的好处潜移默化。所以与其他人去努力,不敢造作。

住在梅州,讲客家话。我说话都有底气。当然,我不敢说自已很有文化品味的人,但是一提到文化,就会带小朋友去东山书院拜孔师爷,看东山书院挂着有文化气息的牌匾,让老少浸润东山书院特有书香的薰陶之下。

当然一讲到文化,客家话不就是文化的所在?一讲牙舍就要讲到客家话,也会说到新中国新社会客家人新生活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这不是天花乱坠说一通,植根于生活,讲客家话是很自然而然的事。由此,市面要卖各种商品,不管是手机,电脑,书籍,还是日常用品,吃,住,用行等等在客家地区因改革开放,叩开了以前一穷二白落后的梅州客家山区,进入普通人民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客家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这肯定与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分不开。

一说到经济,就会说起梅州金柚,香飘四方。不但色泽好,而且口感好,最主要是样装好。沙田柚,它是梅州土特产的代表,至于嘉应茗茶也是。说到这里,梅州山山水水孕育了多少十分好的客家特产,让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发家致富。

客家人都是热情好客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拿得出看家本领去招待来梅的游客。客家菜当具本地特色,腌粉腌面,三及第,五及第汤,让本地人还有游客都赞不绝口。

还有出了叶剑英这样叱咤中国风云的人物,梅州为此而争辉更加风生水起。无人不晓,梅州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

瞧瞧,灵光寺两旁千年生死古树?我就不禁要问,如果是客家人不会讲客家话,是不是底子里就缺少了骨气?

常听老人言做人要硬气,事至今日,梅州的发展不就是平民百姓一点一滴的绵薄之力做起来吗?那客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不是常住在梅州的客家人么?不是有首歌“客家人系有料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客家人   嘉应   客家话   梅州   靠水吃水   东山   沙田柚   靠山吃山   客家   书院   普通话   山区   亲切   地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