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塘虱泛滥成灾,广东人根本不吃,为什么不成为桌中食盘中餐?

#十九届农交会#近二十几年来,在我国南方水域又多了一种外来水生物埃及塘虱,已经称霸水域,泛滥成灾。这种外来鱼类,本来引进我国的是以食用为目的,可是现在广东人就根本不吃。这是为什么原因,不能真正成为百姓桌中食盘中餐呢?

埃及塘虱,在广东又叫埃及塘鲺,埃及胡子塘虱,革胡塘虱,食粪虱等等。它的原产地是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一种水产品,是我国水产养殖部门,在1981年从埃及引进,1982年在广东水产基地养殖成功。

我国水产部门引进的目的是作为一种优质水产品物种的。因为这种水生物食性广泛,体形非常大,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能够耐低氧环境,抵抗病害能力强,养殖技术门槛低,产量高,营养价值优良,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品。因此它具有适应性强,养殖简单,繁殖力强,产量很高,营养价值优良等等优势,在两广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量养殖。

埃及塘虱泛滥成灾,广东人根本不吃,为什么不成为桌中食盘中餐?

因为,埃及塘虱适应性非常超强,养殖场所不需要求非常严格,那怕养殖池塘,水质严重恶化,造成翻塘现象,所有的鱼类死光,而埃及塘虱能够正常存活下来。

在广东和广西水产养殖区,凡是已经养过这种鱼的池塘,想全部捞捕消灭是非常困难的,对养殖其它淡水鱼类,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凡是放养的各类鱼苗,便成为它的腹中食,严重地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埃及塘虱便成为养殖户最为头疼的外来天敌,严重地阻碍着水产养殖户的养殖业,降低了水产量,成为养殖户挥之不去的天敌恶魔。

埃及塘虱因为养殖技术简单,适应能力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管理方面非常松驰粗糙,不用精细管理,一旦在雨季,埃及塘虱便随水逃逸,在池塘外面任何有淡水存在的地方,就能大量繁殖和生存。在自然水域里,捕食所有淡水水生动植物,是来者不拒,百物能食的一种鱼类。

埃及塘虱泛滥成灾,广东人根本不吃,为什么不成为桌中食盘中餐?

现在,在南方水乡,特别是广东和广西地区农村最为突出,农村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埃及塘虱的身影,如水稻田、沟渠、村外小水垱、污水沟、下水道、化粪池等等地方,都有存在,并且生长非常健壮,是其它鱼类望尘莫及的。

特别是在养殖场所的下水沟、污水池里,在居民区排污管道和化粪池里,靠吃牲畜粪便和人粪池生存。在这些场所生长的埃及塘虱,体形巨大,非常健壮,一般情况下,每条几斤,甚至几十斤都有。

村民们捕捞取来的这些新来的物种,又是官方大力推荐养殖的品种,市场上都有出卖,因此他们把这些从污水里捕捞的埃及塘虱,通过冲洗去污以后,消往市场,运往外地。在两广农村,就有很多农民,常年靠捕捉自然水域里的野生埃及塘虱,创造经济收入。

埃及塘虱泛滥成灾,广东人根本不吃,为什么不成为桌中食盘中餐?

因此,广东人和广西人,看到野生埃及塘虱生活在这些污水环境中,必然体内储存有许多对人有害有毒的,带有病菌和重金属的,能靠吃人畜粪便生存长大的东西,谁敢食用。所以,广东和广西农村的人,都不愿意去食用埃及塘虱的,认为又脏对人有害,根本是不会去食用的。广东广西所养殖的埃及塘虱都是销往外地的。这就是广东人广西人不吃埃及塘虱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埃及   两广   西人   养殖户   泛滥成灾   广西   广东   鱼类   水域   水产品   能力强   池塘   淡水   污水   水产   广东人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