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之中医辩证论治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多与妊娠、口服避孕药或一些妇科慢性疾病有关。表现为面部成片出现黄褐色或深灰色色素沉着,状如尘污,不痛不痒。

“黄褐斑”之中医辩证论治

肝郁内热

症见:面部有典型的黄褐斑,兼有情志抑郁,胸胁胀满,面部烘热,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证属:肝郁内热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柴胡 赤芍 丹皮 炒栀子 黄芩 茯苓 半枝莲 陈皮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赤芍、丹皮、炒栀子、黄芩凉血化瘀,茯苓、半枝莲、陈皮化湿通络。达肝气舒畅、血凉瘀化、湿去络通而病愈。

肾阴不足

症见:颜面局部皮肤出现深褐色斑,边界清楚,状如蝶形,面色多晦暗无华,兼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证属:肾阴不足

治法:补肾养阴

方药:知母 黄柏 生地 山萸肉 丹皮 赤芍 茯苓 山药 泽泻 半枝莲

方解:知母、黄柏清热养阴,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丹皮、赤芍凉血化瘀,茯苓、山药健脾利湿,泽泻、半枝莲化湿通郁。达阴升阳降、血凉瘀化而病愈。

气滞血瘀

症见:多见于慢性肝、肾病患者,日久引起面色晦暗无华,片状灰褐斑,散在鼻翼两侧,兼有胸胁胀满、串痛,舌质红,舌边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证属: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积壳 制香附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赤芍 白芍 白蒺藜 大黄 虎杖 甘草

方解:枳壳、制香附理气化滞,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归、川芎、赤、白芍养血活血,白蒺藜、大黄、虎杖化瘀祛风,甘草调和诸药。达气化、滞消、血活、瘀祛而病愈。

脾虚湿阻

症见:面斑灰褐,状如尘污,兼有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脘腹闷胀,四肢无力,大便粘腻,有排泄不尽的感觉,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脾虚湿热内阻

治法:健脾清热利湿

方药:苍术 白术 茯苓 黄柏 赤小豆 薏苡仁 半夏 陈皮 虎杖 车前子 大黄生姜

方解:苍术、白术、茯苓健脾,黄柏、赤小豆、薏苡仁清热化湿,半夏、陈皮燥湿理气,虎杖、车前子活血通络化湿,大黄清泻积滞,生姜温中和胃。达脾健、热清、湿化而病愈。

“黄褐斑”之中医辩证论治

关注@伤寒也不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车前子   黄柏   赤芍   赤小豆   苍术   泽泻   知母   蒺藜   方药   白芍   川芎   陈皮   茯苓   黄褐斑   大黄   面部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