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老茶有两种:用来喝的,用来瞻仰的。前者是食品,用鉴别美食的方法来鉴别,好的美食,必须是足够刺激味蕾,让人恋恋不忘的,普洱老茶也是这样。后者是文物,文物是用来瞻仰的,满足对历史的研究和追溯,不属于大众的范畴。

「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01】

普洱老茶的水深,深在哪儿?

好几次跟客人聊起普洱老茶来,他们都认为老茶不过就是炒作,水太深了。这是大部分人的共识。偶尔有北方的经销商来找老茶,也是觉得北方客人都不不太会识别真正的老茶,但是大家都习惯性跟风,买老茶。

其实这样挺悲催的,一方面,给了假货鱼目混珠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辨识能力,真正好的老茶,如果没有相当的信赖感和品牌渠道等背书,也很难出手卖得起价格。

曾经有朋友拿了笋叶包的老茶,让我辨识,只看外观,我也一头雾水。一打听,感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只能凭常识做一些基本筛选。

在行业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外行了。

「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02】

老茶的制作工艺、仓储条件,受特定时期的卫生条件限制,多半有小瑕疵。

好的老茶,口感上有特色,但也会有些小瑕疵。过去工艺和制作条件、储存条件欠缺,烟味、仓位,茶底的卫生条件不太好,都是正常的。

这两年,有点时间就在普洱茶上下功夫,在业内资深朋友的指导下,反复琢磨,喝来喝去。每每有机会,也会喝点老茶,然后边喝边交流,沟通、点评。时间久了,对普洱茶也略为有了些认识。包括对老茶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新的体验。

之前帮客人找货的时候,特别在中茶店里品了黄印,不过那时对普洱的认识还很粗浅,也没捕捉到特别之处。但记得当时小姑娘特别说了,黄印比绿印转化得好,但略有烟味。

是的,烟味、仓位,偶尔还有草、灰尘等等,在老茶里见到,都是很正常的。过去整个茶区,卫生条件远不如今天,杀青过程中熏到烟味、晒制过程中拌到麻绳、草、鸡毛等等都是见怪不怪的,仓储的条件也是如此,灰尘、蜘蛛网等都有可能发生。

精制普洱茶,也是最近十来年才兴起的,整个普洱茶行业,随着越来越多喜欢喝茶的人加入,精细制茶的技术,卫生意识和条件,远不是过去能比的。

因此,在如今普遍生活水平都提高的条件下,如果不了解历史,来喝老茶,不一定人人能够接受。

「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03】

老茶的年份,必须建立在越陈越香的基础上。没有品饮价值的年份感,不过就是一堆废品。那些故宫团茶之类的文物除外。

可以喝的老茶,必须遵循美食的特征规律,虽有瑕疵,但必须有品饮价值,比如醇厚柔和、汤香圆润等等。那些如枯枝败叶的老茶,只有年份,没有品饮价值的,也不具备市场价值。

去年应客人朋友的请求,帮他从中茶公司买了98年的黄印,喝下来比较满意。再回头来想入手一提的时候,没想到中茶公司涨价了,短短3个月,每片茶涨了800块钱。

老茶被追捧,是有原因的。喝过,并且享受过岁月沉淀带来的圆润感的朋友,都会上瘾。但毕竟数量有限,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喝到好的老茶,并体会到其中的美感的。基于这样的基础,老茶才有了被炒作的空间。

「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在此:特别推荐一款98年的老生茶

这款茶,各方面评估下来,总体都不错。略有仓位,但甘甜润滑,空旷舒适。体验老茶的美味,可以从这里找到感觉。(喜欢私我)

「第206篇」普洱老茶都是炒作?水太深只是套路,还是品饮价值?


【喜欢请点赞转发分享,欢迎关注后期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普洱   烟味   价值   普洱茶   套路   圆润   瑕疵   年份   灰尘   文物   客人   条件   卫生   美食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