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本文讨论的存普洱茶,主要指新的普洱生茶,包括当年和2年之内的新茶,散茶和成品。

这几年都流行茶客存新茶,特别是有些存单株、散料等,有些茶当下看起来不错,但不表示未来就值得期待。

存茶,要讲技巧,存到合适的茶,越陈越香的逻辑才能成立。

随着普洱茶实践的积累越来成熟,现在业内也基本认可了越陈越香的普洱生茶,需要具备3个因素:

好原料、好工艺、好的仓储条件。

只有3者都做到位,才有普洱茶的越陈越香。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今天先说说工艺。

(原本打算3个部分写成1篇文章,考虑到文章太长,看起来累,所以另外2个部分下篇文章再讲。)

不同工艺的细微差别,对普洱生茶未来的转化效果,影响是不一样的。

讨论工艺之前,要先弄清楚制茶目的。

现在的制茶分为两派:有些茶制作的目的就是当下喝;有些则是为了5年、10年甚至15年后才喝。

不同的制茶目的,决定了工艺上的差别。

制茶目的不同,摊晾、杀青和压饼,这些环节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有些茶制茶试就是为了当下喝的,或者说是短期内喝的,有些则是为了几年以后喝的。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晒青

一、为了当下喝的茶,制茶思路上借鉴的是快消品模式,新茶时期会通过工艺,摒弃一切可能让人不舒服的细节。

为了当下喝茶而制茶,是这几年普洱茶的一股新力量,比较流行,倾向于快消品思路。

那些新茶就几乎没什么青味,茶汤明显偏黄,喝起来香偏高的茶,基本都是这个思路。

熟茶里人工的老茶头、茶化石,新茶就处理了没堆味,看起来很干净,但茶味明显偏弱的那类,也算这类茶。

从喝茶的角度来说,这个没有好坏之分。但从存茶的角度来说,这种新工艺,对后期转化是明显不利的。

所以,咱们买茶,如果要存茶,弄清楚制茶者的思路,是为了当下喝而制茶,还是为了存茶而制茶,是有必要的。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叶底偏黄而不太均匀的茶,摊晾过渡

二、 为了未来喝而制的茶,会最大限度留存茶叶未来的转化空间,保留茶的活性,对当下可能让人不舒服,但利于未来转化的细节,尽量留存。

为了存茶而制的生茶,摊晾时间相对要短,茶叶变软适当失水就要开始杀青。

杀青的时间也应该偏短,揉茶相对也要更轻。

对喝茶人来说,前面这些细节看个大概即可。最重要的,要学会看叶底、茶汤等细节。

大部分喝茶人,都没有机会直接参与现场的采茶、制茶环节。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凭外行的经验去把关内行的东西,也难免偏差。

所以看成品就很重要,看成品要看几个细节:

干茶:闻味道,正常的新茶应该是自然的清香味,如果是刚出来的新毛茶,有青味。这个青味,是茶里的青叶醇。不能掺杂其它任何的杂味。

另外干茶芽叶比例适当,黄片和茶梗不能太多,一般茶饼都是把黄片和茶梗挑掉的。有些会留极少的茶梗在里面,主要是为了后期转化时茶汤味道更立体。但这个茶梗很少。

叶底:有活性、杀青和摊晾适当的叶底是浅绿色,不能偏黄,偏黄的明显摊晾过渡。颜色也应该均匀,不能有花杂,如果有花杂,可能在摊晾时被捂到。

茶汤:也应该是浅绿色,偏黄的茶汤更适合现喝,这样的茶长期存放也有缺陷。

试口感:新茶香气过于飘扬的,后期转化不一定好,有可能是杀青过渡了。

以上几点,是从成品来尽量还原一款茶的工艺,是否利于长期存放。这里不涉及原料的品质。

原料的品质,包括茶汤厚度、耐泡度、苦涩、重量感、油润等等,主要与产品质量和价格挂钩。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均匀的浅绿色

三、散料、茶饼、砖茶、小萌饼、龙珠等几种不同形状的茶,哪种茶更利于存放?

普洱茶若干年的历史证明:

对于长期存放来说,500克、1公斤的茶砖、357克的茶饼,是最利于存放的。

压得越铁,转化会越慢,但存放上更能保住茶叶香味,也更不易受到外来味道的侵蚀。 历史上下关铁饼、沱茶、凤凰沱茶,都可以验证这个结论。

其次是50克、100克、150、250克的沱茶;200克的小饼,更利于存放。

小饼,压得越紧越好。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大于1公斤的茶,无论茶饼、茶砖都不太主张去存,尤其作为个人消费。原因很简单,大于1公斤的茶,干燥起来费劲,即使中间发霉了,也很难发现;如果受潮,也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像1泡的龙珠,小萌饼这些都是喝茶方便,但存放不算太理想的方式。实在一定要存,比较好的也是散茶单独放一起,群居转化。

存新的散茶,大概也是这几年流行喝生茶,喝毛料,才慢慢兴起的,但转化的效果怎么样,确实没有历史的验证,尤其是没有大厂成规模的验证过。

所以,作为个人喝茶,真的不建议存新的散茶毛料。

压饼、压砖、压沱的茶,是有一道蒸压工艺的,据说这道程序,对普洱生茶的转化,是非常有利的。但直接存散茶,无疑少了一道工序。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小饼

以上几点,是作为存茶的过程中,工艺上要明白的几点,归纳如下:

  1. 存茶,从工艺上一定要选那些为存茶而制茶的工艺,不能选为现喝而制茶的工艺。
  2. 茶的形状和重量也影响存放,选被历史验证过的茶饼、砖茶、沱茶是最好的。
「286」普洱生茶会越陈越香?忽视这些细节,可能存不到好茶

普洱生茶,要越陈越香,原料、工艺和仓储,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今天主要讲:不同工艺,茶的转化效果是不一样的。

下篇再接着说说:原料和仓储的影响,请继续查看。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分享,问茶私信。

崔赛先,专注【健康喝茶,以茶养生】探索,持续分享云南滇红和普洱茶茶道知识,见证好茶带给身体的惊喜。链接我,链接健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普洱   茶砖   砖茶   细节   沱茶   目的   茶汤   茶会   浅绿色   普洱茶   均匀   形状   思路   原料   未来   工艺   陈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