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转型,民防如何跟上节奏?

记者从区民防办获悉,今年,黄浦积极推进“黄浦智慧民防”建设,通过数字化、体系化、标准化,为全区地下工程建立起了“神经元”,逐步实现地下空间安全监管前端即时感知、问题及时处置、事后评估监督“跨部门”的闭环式管理。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建设地下民防“神经元”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在南苏州路757号黄浦环卫大楼的一处非公用民防工程内, 烟感 、视频、浸水等物联传感设施,一应俱全,有效地做到了各类风险管控的全覆盖。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区民防办启动了基础信息排摸工作,通过实地普查、档卡核对,摸清工程的现状,完成了全区地下空间包括公用民防工程、非公用民防工程及普通地下室共1260个工程的基础数据和业态数据的梳理工作,每个工程录入信息多达33个字段,最终形成完整的工程监管信息数据库,为“一网统管”数据共享打牢坚实的第一步。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今年,为更好地支撑“一网统管”,打造城市运行管理的神经元体系,区民防办着手15个公用民防工程物联设备建设试点工作,在网络信号覆盖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温度、浸水、烟感、红外位移、供电等6个功能,实现数据采集汇集和风险预警,同步开展非公用民防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地下空间现有物联设施情况的摸底调查,随后,分类分步实现数据全面归集共享,为地下民防工程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黄浦智慧民防”综合监管平台将建成


为解决地下空间安全监管“发现难”和“派单难”问题,今年年内,黄浦将完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匹配市防办相关系统的业务流程及事部件,升级原黄浦地下工程网格化系统,根据区信息化工作统一部署,完成“六统一”、适配性改造和上云工作。综合监管平台将搭载物联数据,满足本区民防部门及公用民防工程托管企业对区域内地下工程系统化管理的需要。


乘“云”而上,黄浦地下空间“智慧”了起来!


此外,黄浦将完成地下空间地图建设,将空间轮廓、内部构造、出入口等部件要素在地图上统一呈现,推进地图数据的共享。明确政务微信开发方向,推进地下空间管理融入“黄浦快处”模块,促进民防业务从发现到处置实现管理闭环。打通民防数据壁垒,打破民防信息“孤岛”,实现地下空间基础数据、民防业务流程数据和物联预警数据的共享与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黄浦   地下   民防   闭环   神经元   空间   全区   业务流程   部件   智慧   基础   地下工程   数据   工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