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耳机不宜超过1小时

戴着耳机听音乐或外语,既不影响他人,耳科疾病,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舒适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性。过度使用耳机,“随身听”也成噪音,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

使用耳机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无论暴露在一次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亦称噪声性聋。噪声性聋常见于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如飞机场地勤人员,行业动态,纺织厂等工业噪声下工作的人员,以及常戴耳机随身听音乐、常去卡拉OK房的人。

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

目前,一些MP3的音量可高达115分贝,即使音量未开到最大,收听摇滚乐时也达95分贝,前庭眩晕,收听迪斯科音乐高达110分贝以上。而且,由于很多耳机是入耳式设计的,使用不当或者是音量太大都可以对耳膜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建议大家少用耳塞式耳机,平时使用“随身听”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宜超过8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这会对耳朵的伤害更大。另外,别在睡觉的时候听“随身听”,否则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耳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听着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卡拉   耳机   耳科   地勤   耳膜   分贝   病症   噪声   随身听   音量   损伤   听力   耳朵   小时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