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在于肾的阴阳失调,但在出血阶段,因病因、体质、年龄、病程等不同因素,往往出现瘀滞、血热、脾虚等不同见证,有的占次要地位,有的还占主要地位。不过,这种表现仅仅在出血阶段,随着血止就让位于肾的调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针对上述见证灵活运用,以及时达到治标止血的目的。究其病因,临床运用上一般分以下几个证型。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一)血热型

临床症状:临床常见月经过多如崩,血色深粘,面赤口干,心多烦闷,鼻干气热或齿鼻常有出血,四肢发热,便秘尿赤,口渴饮冷,舌质红,苔黄或少,脉洪大或弦数力。


此型乃素体阳盛,似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而致内分泌失调而发生的崩漏;亦可见于少数血小板减少而致崩漏,表现为血热者。


治法: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1.二地骨皮汤:生地15克、地骨皮18克、玄参18克、白芍12克、麦冬12克、阿胶(化服)9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用生地、地骨皮清热凉血火,是血得寒则凝之意。白芍、阿胶柔肝养阴,止血益血;玄参、麦冬养阴生津;合为清热泻火,养血凉血、柔肝止血之剂。


2.清热固血汤:地骨皮15克、生地15克、炙龟板24克、阿胶(化服)9克、煅牡蛎24克、炒栀子9克、炒地榆30克、黄芩9克、棕榈炭15克、藕节9克、甘草3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凉血;炒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是血得寒则凝之意。龟板、牡蛎滋阴潜阳固涩;地榆、棕榈炭、藕节、阿胶止血益阴以养血,甘草清血热以调和诸药。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二)血瘀型

临床症状:临床常见崩漏日久不正,淋漓不断,血色紫黑有块状,少腹疼痛拒按,服用益气、止血、养阴药效差,舌紫黯或舌尖、舌边有暗紫色斑点,脉沉涩或弦紧。


此型类似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发生不规则剥脱,致有血而不生新的情况,因而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久不尽而腹痛。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1.血府逐瘀汤加减:赤芍9克、桃仁9克、川芎6克、红花9克、当归9克、当归12克、枳实12克、五灵脂9克、炒蒲黄9克、牛膝15克、马鞭草30克、三七(兑服)3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用失笑散中蒲黄破血行血止血,五灵脂散血通闭,祛瘀而止腹痛;赤芍、当归、桃仁、红花、马鞭草活血化瘀;三七化瘀止血;牛膝活血通经;积实破气散结,对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合其他活血化瘀药,则更能促进活血化瘀效果,以利子宫内膜早期剥离。


2.桃红四物汤加减:红花9克、川芎6克、桃仁9克、当归9克、五灵脂9克、赤芍9克、生地9克、三七(吞服)3克、牛膝15克、血竭(吞服)2克、蒲黄9克、丹参18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用失笑散化瘀止痛,桃红四物汤合丹参以活血调经,牛膝引药力下行而化瘀,三七、血竭化瘀止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三)脾虚型

临床症状:临床常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淡红,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肢体倦怠,四肢不温,食少脘闷,心悸失眠,头眩目花,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此型既可见于无排卵型也可见于无排卵型。往往在反复多次或大出血之后,身体衰弱,贫血显著,大脑皮质功能处于紊乱状态时出现此证型。


治法:治宜补脾摄血,引血归经

归脾汤加减:人参9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远志9克、龙眼肉9克、当归9克、黄芪30克、酸枣仁20克、茯神木9克、大枣9克、甘草3克、广木香6克、生姜3片,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本方对心脾两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方中人参、党参、白术、甘草、广木香、生姜、大枣健脾益气;加当归、黄芪以增强益气养血之功,枣仁、龙眼肉、远志、茯神以养心安神;诸药合方使气血双补,心脾同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四)肾阴不足型

临床症状:临床常见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头眩耳鸣,潮热盗汗,心悸善惊,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夜寐不安,颧赤体瘦,皮肤干枯,便燥尿黄,舌质红有裂纹,舌苔花剥,脉象弦细或弦细数。


生育年龄妇女所发生的功血,常以有排卵型为主,即黄体功能障碍型子宫出血为主。黄体功能障碍表现为黄体不健全及黄体萎缩不全,临床上以肾阴不足为多见。


治法:治宜滋补肝肾,固益冲任。


1.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30克、山药24克、山茱萸10克、制何首乌18克、续断16克、桑寄生15克、枸杞15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熟地、首乌补肝肾,填精益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精气,山药补脾;续断、桑寄生补肝肾而壮腰膝,固冲任而益带脉。女贞子、旱莲草益肝肾,补阴血;枸杞、菟丝子补肾填精而益冲任。本方乃扶阴以配阳,以达壮水制火而血不妄行的作用。


2.清海地麦汤加减:熟地黄30克、山药18克、山茱萸10克、丹皮9克、阿胶10克(兑服)、麦冬12克、沙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龙骨25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20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熟地、麦冬、沙参、阿胶、白芍、石解养阴补血,柔肝清热;山药、白术健脾以滋化源;龙骨合阿胶潜阳而固涩止血。女贞子、旱莲草合山茱萸滋肝益肾;丹皮凉血而化瘀血。本方用于阴虚阳元,脾虚津枯而血热妄行者。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五)肾阳不足型

临床症状:临床常见面色灰黯或苍白,头眩目花,腰酸腿软,畏寒怕冷,四肢欠温,精力疲乏,小便频数而夜尤甚,面浮肢肿,食少便溏,性欲减退;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尺脉尤甚。


卵巢开始发育和衰退期,易发生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所以功血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者较多,而后者更为多见;青春期及更年期功血,常为无排卵型功血,临床以肾阳不足型为多见。


治法:治宜温补肾阳,固益冲任。


1.右归丸加减:熟地黄24克、山茱萸9克、山药24克、枸杞15克、杜仲9克、鹿角胶5克(化服)、菟丝子15克、黄芪15克、肉桂3克、附片6克(先前)、当归10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熟地、当归、黄芪养血益气,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菟丝子、鹿角胶益肝肾而滋冲任;肉桂、附片以壮元阳。且黄芪有性激素样作用,鹿胶含雌酮,可直补冲任,以达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目的。


2.八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30克、丹皮9克、山茱萸9克、山药30克、泽泻6克、茯苓9克、附片6克(先前)、肉桂3克、制首乌20克、鹿胶5克(化服)、淫羊藿12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六味地黄丸以补肝肾之阴,配肉桂、附片以温补肾阳。这是“阴阳互根”,“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更增首乌以养肝肾;加淫羊藿、鹿角胶补阳,填精气而旺冲任,则得效益彰。


3.益肾排卵活血汤:淫羊藿10克、仙茅10克、沙苑蒺藜15克、广巴戟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2克、山茱萸10克、熟地黄15克、杜仲12克、广木香6克、黄芪15克、制首乌15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1日1剂,可连服3~7日。


方中淫羊藿、熟地、广巴戟、沙苑蒺藜、菟丝子、杜仲、仙茅、枸杞益肝肾而补冲任。广木香畅理气机,黄芪益气健中,且可益肾固冲;丹参、丹皮、当归活血化瘀促进排卵。本方用于肾阳不足而无排卵者,尤适用于在经后服用促进卵泡发育成,并促进排卵。以上诸方,为滋补肾阴阳之效方,辨证准确,效若桴鼓。实验证明能改善动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本身的功能障碍。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五、秘验单方

1.止血丸:棕榈子若干,研成粉末过筛,用50度白酒渗滤,滤液浓缩干燥成粉,装入胶囊中,即成止血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5~7天1个疗程。

2.见血飞散:为唇形科植物风轮菜属荫风轮的干燥地上部分。用植物全株鲜品60克,切小节洗净,水煎3次混合,分3次服,一般连服3~5天。可在月经刚来或将来之前开始服药。

3.十炭止血散:当归炭9克、丹皮炭9克、地榆炭9克、艾叶炭9克、藕节炭9克、制香附9克、阿胶珠9克、陈皮炭9克、续断15克、棕榈炭9克、蒲黄炭9克、生地炭9克、贯众炭9克,水煎服,1日1剂,一般3~6剂,即有明显止血效果。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药治疗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爱生活的溪流码字不易,如果上面的健康科普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或者请你把这篇文章转发,让更多医学爱好者看到,谢谢了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蒲黄   熟地黄   女贞子   菟丝子   山茱萸   牛膝   白芍   熟地   活血化瘀   生地   阿胶   黄芪   当归   山药   枸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