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需要注意这几点

目前,核苷(酸)类药物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选择,具有疗效强、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服用方便等优势。然而,大多数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而且患者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合并症或联合用药等情况,因此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并密切监测药物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正在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需要注意这几点

1. 首选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1]

目前最新指南建议慢乙肝患者首选强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丙酚替诺福韦(TAF)。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由于耐药率较高已经不作为推荐治疗药物。

2. 注意不同药物说明书提示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2][3][4][5]

核苷(酸)类药物说明书提示的常见的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恶心、失眠、呕吐、疲乏无力、头晕等,大部分是轻度到中度。一般来说,如果是初治患者这些副作用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得到缓解。

核苷(酸)类药物说明书提示的特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肾功能不全(服用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低磷性骨病(服用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肌炎/横纹肌溶解症(服用替比夫定)、乳酸酸中毒(服用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3. 复查随访时需要注意监测相关指标

除了常规复查项目外,服用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需要每6~12月检测一次血磷水平、肾功能,有条件者建议检查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1]

4. 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检查[5]

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血肌酐、肌酸激酶或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增高,并伴随有肌痛、肌无力、骨痛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就诊或进一步检查,尽早干预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抗病毒   强效   横纹肌   药物   肾小管   乳酸   副作用   说明书   肾功能   安全性   类药物   患者   首选   乙肝患者   提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