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肝脏乃人体的"将军器官",负责着人体诸多的工作,排毒解毒是它主要的责任,胆汁、合成蛋白质需要它的参与。

可是,若肝脏开始不好,会导致人体出现诸多的现象,如:腹泻、腹痛、睡眠不好、爱发脾气、焦虑烦躁等等症状表现。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下面就来说一说,肝病变后,人体会出现的变化:

肝好不好,看3处就知道:

第一处:眼睛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从一个人眼睛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肝脏是否健康。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是炯炯有神、清澈明亮的,若肝脏出现病变,眼睛就会出现酸痛、发涩、泛红、泛黄的现象。

一旦眼部出现此类表现一定要高度警惕切勿忽视,及时就医检查。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第二处:手掌

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从一个手掌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肝脏是否健康。

正常情况下,手掌应该是红润、饱满,指甲也是红润光泽的。若肝脏受损,手掌部位的大小鱼际处会出现泛红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肝掌"。

此外,若肝脏气血不足,手指的中指根部会变细,指根缝隙会变大,同时指甲也会出现竖纹、裂痕等现象。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第三处:排泄物

中医讲"肝主疏泄",排解体内的毒素是肝脏的主要任务。正常情况下,小便的颜色清澈偏黄,大便成形偏黄。

若肝脏受损后,体内毒素排泄不出去,人体就会通过粪便来排出,从而小便的颜色会加深,出现深茶色,大便出现黑红色。

因为肝脏受损,体内胆红素失调,小便颜色会加深,此外,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从而出现大便黑红的现象。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在现实生活中,肝病的发病人群一直居高不下,无论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病晚期,饮食与他们的关系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

健康的饮食,营养均衡是养肝护肝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专业杂志报道,三位院士总结:肝硬化的“核心原因”已找到:这3类食物少吃或不吃

这3种食物少吃,吃得越多,肝毒越深

1、酒

饮酒伤肝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却不知道饮酒为何会伤肝。

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出"乙醛",而乙醛会破坏肝脏内细胞,导致肝细胞受损,从而诱发肝脏出现病变。

长期如此,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出现。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2、霉变食物

食物霉变会产生菌群,其中黄曲霉毒素会对肝脏造成巨大的损害。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是氰化钾10倍,砒霜的68倍,仅仅摄入体内20mg就会导致一位成年人死亡。

且,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会直接作用于肝脏,杀死肝细胞,促使肝脏硬化,癌变。

因此,生活中若出现大米、面包、玉米、食用油霉变后切勿再食用。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3、油炸食物

食物经过反复油炸后,很容易产生一种致癌性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丙烯酰胺的含量也会增多。

并且,食物油炸后会丧失其本身的营养物质,导致油脂含量过高,经常吃会导致人体肥胖,还容易诱发脂肪肝的形成。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肝不好,常按3穴,疏肝气,养肝脏

· 太冲穴:位于第1、2趾骨结合处的凹陷处。这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揉,有利于调动肝经元气,养护肝功能。

·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指甲缝旁边。经常按揉,有助于清肝明目,保持头脑清醒。

·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相当于元气在背部形成的"水潭",经常按揉,有助于补肝阴、养肝脏。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此外,还可以做这3个小动作:

① 前后弯腰:双腿直立,尽量向前弯腰、然后向后仰头,反复坐几次即可。

② 拉伸:双腿站直,双腿伸直,十指相扣,手掌心向上,胳膊用力伸直,并分别向左右两侧拉伸。

③ 拉筋:正压腿、侧压腿、下蹲压腿都是拉筋的方法,压腿时要注意脚尖、腘窝、小腿肚绷直。

肝不好的人,这3种食物少吃!呵护肝,这3个小动作,贵在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丙烯酰胺   黄曲霉   食物   乙醛   肝硬化   小动作   肝脏   毒素   大便   肝病   双腿   手掌   体内   不好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