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味本草——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芝味本草——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西施喑哑难成曲

肉桂奏功只为寒

相传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抚琴吟唱自编的《梧叶落》时,忽感咽喉疼痛,遂用大量清热泻火之药,症状得以缓和,但药停即发。后另请一名医,见其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六脉沉细,乃开肉桂一斤。药店老板看罢处方冷笑:“喉间肿痛溃烂,乃大热之症,岂能食辛温之肉桂?”便不予捡药,侍人只得空手而归。


西施道:“此人医术高明,当无戏言。眼下别无他法,先用少量试之。”西施先嚼一小块肉桂,感觉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进食无碍,大喜。药店老板闻讯,专程求教名医。名医答曰:“西施之患,乃虚寒阴火之喉疾,非用引火归元之法不能治也。肉桂用于治喉间痈疮,属特殊情况。”


肉桂与桂枝的异同

肉桂与桂枝同源,肉桂是樟科木桂树的干燥树皮,桂枝则为木桂树的嫩枝。肉桂、桂枝性味均辛甘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用治寒凝血滞之胸痹、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证。

肉桂气厚,长于温里寒,用治里寒证;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下元虚衰、虚阳上浮之虚喘、心悸等;常与附子同用,以治阴寒里盛、肾阳不足而出现的呼吸短促、面色浮红、溲清便溏、脉浮大无力等“戴阳”的症候。

桂枝气薄,长于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用治风寒表证;又能助阳化气,用治痰饮、蓄水证。


肉桂运用名方


桂附地黄丸

源自经典名方金匮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组方重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少佐温阳,以达到“少火生气”、“阴中求阳”的温补肾阳效果。


利尔眠

用于心肾不交失眠证的经典名方,最初记载于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曰“黄连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

利尔眠处方简单,仅有黄连与肉桂两味药。黄连苦寒,入手少阴心经,降心火,不使其炎上,为君药;肉桂辛热,入足少阴肾经,暖水脏,不使其润下,引虚火归元,为臣药;寒热并用,可得水火既济。二药相须为用、寒热并用,相辅相成,有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妙。


肉桂(植物药)

芝味本草——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01【药用来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02【方剂应用】

补肾固齿丸、桂附地黄丸等。


03【性味归经】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04【功 效】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05【性能特点】

本品性味辛、甘,大热,可补火助阳,散寒通经,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大热入肾肝,能使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称引火归源,治虚阳上浮证;其温运阳气,可助气血生长,与益气补血药同用,能治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


06【主要应用】

1.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见腰膝冷痛,夜尿遗尿,阳痿宫冷,滑精遗尿。常与附子、熟地等同用,如桂附地黄丸。


2.用于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证。见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常与山茱萸、五味子、人参、牡蛎等同用。

3.用于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可单用或与干姜、高良姜等同用。


4.用于寒凝疼痛诸证。见胸痹心痛,寒疝腹痛,寒湿腰痛,阴疽流注等。本品善散寒止痛。


5.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妇人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不止,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6.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


07【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内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者忌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西施   肉桂   本草   胸痹   附子   喑哑   病体   寒热   桂枝   命门   桂树   黄连   树皮   风寒   气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