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幸福的人大抵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苦楚,受失眠困扰的人比比皆是,想睡却睡不着的感觉常常让人生无可恋。高质量的睡眠是保障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观点:“睡眠比营养更重要”。

失眠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仅只有缺觉那么简单,长期持续失眠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很多长久失眠的患者已经在承受因失眠不愈而导致的种种慢性病症,例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焦虑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

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从中医角度来说,失眠属“不寐”范畴,不寐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外感不寐多属“实证”,内伤不寐多属“虚证”。诸如“情志抑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胃不和”等。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不寐”?下面结合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肾虚阳亢、肝胃不和而致不寐

赵先生,56岁,初诊:2019年9月

主诉:失眠1年余

病史:患者一年前开始失眠,并胃院胀痛、汗液多等。一个月前患者失眠严重,每晚只睡1、2个小时,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嗳气、打嗝等不适。

辨证:综合舌象、脉象等,此患者为肾虚阳亢、肝胃不和,即肾阴亏于下,肝阳亢与上,肝失疏泄,胃失和降。

治则:育阴潜阳、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当天就非常有效,晚上睡得很好,和吃安眠药效果一样,服药一周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胃脘略胀痛。但第九天开始,药效不是很明显,出现多梦、易醒、入睡困难、痰多、口干、心慌。根据症状在原来拟方的基础上加减配伍,叮嘱其继续服用。

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三诊:患者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神疲乏力减轻,心慌心烦、口干、胃脘胀痛等不适已罢。

该患者以失眠多梦、胃脘胀痛、汗液多、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嗳气、打嗝为主要表现,这属于肾虚阳亢、肝胃不和而致不寐,对该患者,往往不能一味的着眼于安神,而是从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入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不寐,推动脏腑气化功能,心神得养,神安则寐。

56岁失眠患者,老中医从调理脏腑入手,睡眠得到改善

上述案例只是无数案例中的摘选,该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失眠上的优势。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辨证是确定诊疗方向的第一步,只有确定患者失眠的发病病机,以调理、恢复脏腑的功能为原则,才能针对各项失眠症状进行用药,扶正祛邪,逐一缓解,最终达到康复。#中医# #失眠#


了解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如有问题请评论留言或者私信给我,出诊之余会尽量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脏腑   世界卫生组织   睡眠   患者   外感   汗液   易怒   疲乏   内伤   不适   烦躁   不和   口干   中医   案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