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生文化苦旅

谈一生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背后却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妙笔生花。给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闻名于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美丽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推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戏剧思想发展的史论著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不失其丰赡高深。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于心……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影在石壁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的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有布满定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大地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古旅。

风吹过,花仍在,花落了,花会开,人去了,不会再来。历史只会是过去,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是对自己的背叛,雨打风吹过,留下的是对历史的见证。人文山水和自然风景给人以心灵美的享受。静听风声鸟声,大地默默无语。我似乎看到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从作者的文笔下,哗哗地奔泻,尽情地释放。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地还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得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在内心中,我们要深刻去领悟历史,上下五千年,春去秋来,中华民族历经了太多了兴衰沉浮。山水与文化都是永恒的,时间的洗刷增加了文化的积累与沉淀。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沙漠中光影斑驳交错。只有从沙漠中走过才会有脚印来证明来过。林则徐,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拥有他的个体,他的灵魂,他不会物化成无动于衷的顽石,是他,倾泻了这一袭华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莫高窟   石洞   文化   这个世界   古迹   光影   文人   秋雨   中国   戏剧   沙漠   散文   理论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