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预防及保健知识

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因素与诊断要点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且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若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不能彻底治愈,则可转为慢性盆腔炎,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健康。

盆腔炎性疾病发病因素1.女性内生殖道的防御机制:女性内生殖道的解剖、生理及免疫学特点具有比较完善的防御机制,在健康妇女阴道内虽有某些病原体存在,但并不引起炎症,当女性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受到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
时,均可导致炎症的发生。2.性活动: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妇女,不洁性交、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伙伴、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都可以使患盆腔炎性疾病的机率增加。此外,性卫生不良,如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以及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都可以使发生
盆腔炎性疾病的机率上升。3.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操作等,如操作不当,由于手术造成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有可能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此外,阴道、宫颈裂伤、血肿等,都大大增加了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4.下生殖道感染外源性致病菌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在我国由于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
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明显增加,已引起人们重视。而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以后,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大量繁殖,包括需氧菌与厌氧菌,需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
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临床以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可经下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5.化疗、放疗术后:随着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手术范围较大,如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化疗、放疗的剂量过大,都可以使病人的防御能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机率。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增加再次感染的几率,导致急性发作。

性盆腔炎诊断要点盆腔炎症性疾病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盆腔炎,多由病原体通过分娩,流产时所造成的裂伤及胎盘剥离面,经期子宫内膜的脱落面及生殖器手术的创伤面进入内生殖器造成。根据临床病理特点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肝周围炎。1.症状病人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和下腹疼痛,有腹膜炎时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有时有泌尿道受刺激的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直肠受刺激可发生腹胀、腹泻、排便困难等症状。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2.体征: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时,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阴道充血,穹隆触痛明显,子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有时可以扪及肿物,如有脓肿存在且位置较低时,可以扪及后穹隆及侧穹隆有肿块且具有波动感。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往往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可以明显升高,后穹隆穿刺可以有脓液,如有脓肿存在则B超提示盆腔炎性积液或包块等。
慢性盆腔炎诊断要点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恰当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延长所致。但亦可以无急性炎症史。慢性盆腔炎时病人全身症状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以有低热,易感疲乏,病程较长时部分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的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由于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体征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制或粘连固定,如为输卵管炎则在两侧触到增粗的输卵管,呈条索状,并有轻度压痛。如有输卵管炎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囊性肿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盆腔炎性疾病鉴别诊断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脓肿蒂扭转、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恶性肿瘤等相鉴别。1.急性阑尾炎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持续性腹痛逐渐加重,体温轻度升高,体格检查可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2.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多为突然发生或有腹部肿块史,腹痛多在下腹一侧,呈阵发性剧烈绞痛,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早期不发热,体格检查腹部有压痛、腹肌紧张,可摸到具有压痛的肿块。3.异位妊娠:多突然发作,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疼痛部位多为一侧下腹痛,后发展到全腹。患者可有恶心、内出血症状或休克,体格检查可有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较轻,辅助检查可用血-HCG测定,血-HCG升高,但较正常妊娠低。B超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可在宫旁见到包块,包块内可见胎囊、胎芽或胎心搏动,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内出血较多时可见贫血。4.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有痛经史,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疼痛多在经期,月经过后腹痛消失,且逐渐加重,可伴有腰痛、性交痛、肛门]坠胀。妇科检查盆腔可触及结节,有触痛,包块较大时可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计数可升高,CA125 可升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一般状态差,病情发展迅速,腹痛、腹胀为持续性,常伴有腹水,B超检查包块以实性、混合性居多,可辅助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肿瘤标志物检查出现异常,如CA125、CA199、甲胎蛋白等。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疼痛严重时可给予止痛剂,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2.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但通常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多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以及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故抗生素的选择应涵盖以上病原体,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因此,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一般选用青霉素、阿米卡星、甲硝唑、氨苄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根据情况选用或联合应用,如有药敏结果,更换敏感药物,抗生素要足量,症状消失后应连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3.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异,抗酶性能强,抗菌谱广。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头孢菌素更优越,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或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株常有效。常选用头孢西丁钠2g,静注,每6小时1次; 或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临床症状改善≥24小时转为口服药物治疗,可加用甲硝唑,从而更有效地对抗厌氧菌。4.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克林霉素900mg,每8小时1次,静滴;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后继续静脉应用24~48 小时后可改为口服。5.喹诺酮与甲硝唑联合方案:氧氟沙星400mg 静滴,每12小时1次; 或左氧氟沙星500mg,静滴,1次/日;甲硝唑500mg,静滴,每8小时1次。6.青霉素与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方案: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注,每6小时1次,加多西环素100mg,2次/日,连服14天。3.手术治疗手术要点:对于未育患者,分离粘连,使输卵管和卵巢游离; 如输卵管积水,则行造口,争取保留生育功能;盆腔粘连松解,避免损伤膀胱、卵巢、肠管和输尿管;脓肿,尽可能行脓肿剥离或切开冲洗及引流,必要时留置引流管。②术后处理: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 观察引流量,引流管留置48~72小时,体温正常可拔管; 尽早活动,防止粘连。

盆腔炎性疾病的预防及保健:1.重视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由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起病急,临床表现突出,大多数患者能及时救治,一旦病情缓解往往误以为病情痊愈而停止治疗,因而致使病原体未能彻底杀灭而转为慢性过程。因此,在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中,应注意及时、彻底的治疗,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兼顾球菌、杆菌及需氧菌、厌氧菌的广谱抗生素,或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来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联合用药,以静脉给药为主,待急性症状、体征消失72小时之后,方可改为口服抗生素,维持治疗至10~14天,不可过早停药。2.控制医源性致病因素女性生殖道感染与人工流产史、生育史、宫内节育器等有关。因此,加强针对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注意在妇科检查、接生、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过程中做到术前检查保证无下生殖道炎症,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施术,避免术中损伤。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在上述手术过程中避免和预防盆腔炎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对于首次因盆腔炎性疾病而住院的患者应作为宣传预防知识的重点。住院次数>3次的病人,对于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等相关知识了解较好,故在日常生活中能较好地避免诱因,减少发病的次数,控制病情的发展。首次住院的病人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及诱因了解不全面,易于忽视而致病情反复。因此,对于首次住院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应加强宣传教育,重在让患者知道如何祛除病因,避免诱因,以利于控制今后疾病的反复发作,延缓病情进展。4.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的致病菌大多数是由于生殖道上行或经淋巴而到盆腔的,而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STD)又是女性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下生殖道感染的女性常规进行分泌物涂片/培养,筛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者,使这些患者得到及时和彻底的治疗,以免引发慢性盆腔炎性疾病。5.慎用阴道冲洗阴道冲洗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寄生有大量细菌,由于阴道酸性环境(pH3.5~4.0),细菌不致病,同时,宫颈管被黏稠的宫颈黏液堵塞,阴道内细菌不宜上行,每天冲洗阴道或性生活后冲洗阴道避孕,使阴道内环境改变,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6.指导病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人,由于长期炎性消耗,导致抵抗力下降,病情反复,因此,患者应积极治疗。同时,应逐渐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健身锻炼,以配合治疗,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体操等。不可急于功成,应科学用之,以起到固肾气、和血脉、疏肝气、壮筋骨的效果,控制或减少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复发,逐渐达到痊愈。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人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调节,一般宜食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物、水果及蔬菜,以保证充足供给身体维持新陈代谢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如赤小豆、绿豆、木瓜、扁豆、粳米、小米、马齿苋、山楂、桃仁、橘皮、玫瑰花、菜花、香菇、金橘、马铃薯、豆腐、瘦猪肉、鸭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鸡肉、鲢鱼、黄鱼、比目鱼等。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炎症扩散加重。食疗方:土茯苓50g,芡实30g,石菖蒲12g,瘦肉100g,金樱子15g,清水适量,慢火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头孢菌素   甲硝唑   性疾病   厌氧菌   盆腔炎   压痛   病原体   输卵管   盆腔   抗生素   炎症   阴道   子宫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