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有关知识,你了解一下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食物、吸烟、肥胖和性激素等有关。有家族多发的倾向,过多的动物脂肪摄入能促进前列腺癌的发展。双氢睾酮在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前列腺癌98%为腺癌,多起源于腺细胞,其他少见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癌、以及黏液腺癌、小细胞癌导管腺癌等。前列腺的外周带是癌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大多数为多病灶,容易侵犯前列腺尖部。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差异极大,所以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表现为癌腺泡结构紊乱、核间变及浸润现象。癌腺泡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细胞深染,核仁大而明显,染色质凝集。靠边,胞质含量较多。大多数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核间变作出的。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带的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癌前期病变。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是根据腺体分化程度和肿瘤的生长形式来评估其恶性程度,其中以Gleason分级系统应用最为普遍。采用5级10分制的分法,将肿瘤分成主要类型和次要类型,每个类型分为5级计5分,最后分级的评分为两者之和。Gleason2-4分属于分化良好癌;5-7分属于中等分化癌;8-10分为分化差或未分化癌。前列腺癌可经血行淋巴扩散或直接侵及邻近器官(如精囊)。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和骨骼,其他转移部位是肺、肝、膀胱和肾上腺等。

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多采用TNM分期系统,分为4期。T1期分为T1a期: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直肠指检正常;T1b期: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直肠指检正常;T1c期:单纯PSA升高,穿利活检发现肿瘤,直肠指检及经直肠超声正常。T2期分为T2a期: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T2b期: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T2c期:肿瘤侵犯两叶,但仍局限于前列腺内。T3期分为T3a期:肿瘤侵犯并突破前列腺一叶或两叶包膜:T3b期:肿瘤侵犯精囊。T4期:肿瘤侵犯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临床分期能够反映疾病的真实情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指导。

前列腺癌的有关知识,你了解一下

前列腺癌大多数为雄激素依赖型,其发生和发展与雄激素关系密切,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后期可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85%的病人发病年龄超过65岁,高发年龄在70-74岁,而50岁以下的男性很少发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时直肠指检或检测血清PSA值升高被发现,也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可以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血尿少见。前列腺癌出现远处转移时可以引起骨痛、脊髓压迫神经症状及病理性骨折。其他晚期症状有贫血、衰弱、下肢水肿、排便困难、少尿或无尿等。少数病人以转移症状就医而无明显前列腺癌原发症状。

前列腺癌的诊断: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主要方法。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前列腺结节,质地坚硬。前列腺癌常伴血清PSA升高,有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的,往往血清PSA水平增高显著。CT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不大。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在T2加权像上,高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内出现低信号结节或弥漫性信号减低区,应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全身核素骨显像和MRI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经直肠超声可以显示前列腺内低回声病灶及其大小与侵及范围。前列腺癌的确诊依靠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根据所获组织有无癌作出诊断。

前列腺癌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综合因素考虑。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局限性癌(T1a期) ,一般病灶小,细胞分化好可以不作处理,严密观察随诊。局限在前列腺包膜以内(T1b、T2期)的癌可以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也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但仅适于年龄较轻,能耐受手术的病人。目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P)已经在我国开展,手术指征、切除范围和步骤同开放手术,但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输血率。T3、T4期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可行睾丸切除术,配合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制剂如比卡鲁胺、氟硝丁酰胺等间歇治疗以提高生存率。每月皮下注射一次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如:醋酸戈舍瑞林、醋酸亮丙瑞林等,可以达到手术去睾的效果。雌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激素,阻止睾酮的产生,也可达到去睾水平,但容易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磷酸雌二醇、氮芥是激素和抗癌药结合物,主要代谢产物雌二醇和雌酮氮芥对前列腺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其作用一是通过雌激素的负反馈抑制雄激素的分泌,二是氮芥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所以有助于控制晚期前列腺癌的进展。放射性核素粒子植入治疗主要适用于T2期以内的前列腺癌,内放射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微创而安全。外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的局部控制有效,适用于局部有扩散的前列腺癌,尤其适用于内分泌治疗无效的病人。对内分泌治疗失败的病人也可行化学治疗,常用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卡铂、长春碱及紫杉醇等,但总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前列腺癌的局部治疗中还包括冷冻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和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等方法。

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疾病,一般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不主张对75岁以上,预测寿命低于10年的病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一方面高龄病人死亡多数与前列腺癌无关,另一方面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对多数病人疗效还是很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负反馈   前列腺癌   精囊   病灶   直肠   腺癌   血清   超声   前列腺   肿瘤   症状   病人   细胞   手术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