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 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

筑梦茶乡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一生一世只为一杯好茶

非遗·手筑黑茶

湄潭是茶的故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湄潭茶叶已有记载,称湄潭茶叶“往往得之,其味甚佳”。

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国立浙江大学先后落户和迁至湄潭,使这座宁静的小城一度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湄潭茶场”在茶学界被称为茶文化的朝圣地,开发出了有名的“湄江翠片”和“湄潭红碎茶”,载入了《中国名茶志》,成为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代名茶。产品远销美、英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遗文化 ‖ 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



繁多的茶叶品种,在贵州生产的有380余个,湄潭境内就有300余个,谓全省之冠。


湄潭民众生活在茶里,吃的是茶,穿的是茶,用的是茶。上千年的熏染,民风民俗无不饱含茶味,飘盈茶香。


2015年手筑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筑黑茶的制作过程和其他茶相比较为复杂,共有十多道制作工序。


非遗文化 ‖ 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



除了采摘鲜茶叶、选料分级、去除杂质和老叶、杀菌、杀青、揉捻,还要进行发酵,再与新茶搅拌熬汁,剁碎切细进行二次渥堆(二次发酵),手工装入模具成形后进行烘干发花(三次发酵),最后进行包装,整个过程大约要花费50天的时间。

非遗文化 ‖ 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


夏秋茶口感微苦,不过黑茶经过多次发酵以后,是可以转换口感的。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一大茶类,属于后发酵茶、全发酵茶,由于能够长期保存,拥有越陈越香的品质,同时,还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以及湿热作用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

非遗文化 ‖ 湄潭手筑黑茶制作技艺


目前,黑茶共有七个品种,包括茯砖、三尖(天尖、贡尖、生尖)、花砖、黑砖、青砖茶、千两茶、康砖金尖,茶叶的选用也以大叶种为主。
发酵过程中茶叶自身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饮用后有排毒、降血压、顺肠胃等功效。此外,黑茶的一类品种茯砖还具有药用价值。

一辈子 一件事(做杯好茶),一杯好茶 敬天下有缘人
我有一杯千年传承好茶与你分享,我有一杯千年传承好酒与你同饮
我有黑茶“金花”提取物破壁粉及破壁粉胶囊,为你健康保驾护
我有千年传承的黑茶虫茶,与你一起煮烹!
湄潭手筑黑茶  佰联品牌领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湄潭   福地   金花   遗文   浙江大学   贵州省   花砖   圣地   茶场   青砖   名茶   口感   技艺   中国   茶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