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今天是正月初十一,民间称“子婿日”,“子婿日”就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这一天,出门的女儿要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娘家的哥哥或弟弟要早早出门迎接,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重视。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那么正月初十一都还有哪些习俗呢?

1、烙合子

正月十一,有吃烙合子的习俗。在过去人眼里,“十”就是完美,周而复始”的意思,而十一就变成了新的重新开始的意思,因此,人们就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前四天称为“拜晚年”。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在老北京就有“不出十五,都可拜年”的说法:腊月三十前是“拜早年”,正月初五前是“大拜年”,初五后是“拜晚年”。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正月十一这一天的习俗就是吃烙合子,为什么人们爱吃烙合子,原因是,“合”与“和”谐音,人们吃合子的意思就是希望新的一年,日子能幸幸福福,和和睦睦。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2、炮龙节

正月十一,在广西宾阳这天,要举行炮龙节,“炮龙”其实就是一种舞龙,它比人们经常看见的舞龙规模要大,它长约40米,短的也要有7节,最长的要有11节。一到农历正月十一晚上,“炮龙”舞龙正式开演,舞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到处都是鞭炮声。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的说法,这就是“炮龙”之名由此而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当“炮龙”舞到只剩下骨架后,族中一老者就让人们点燃火堆,奏响“宾阳八音”,最后把“炮龙”投入火中烧掉,比喻“送龙归天”。最后,人们在火上架起一口大锅,煮“龙粥”来犒劳舞龙的健将们。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3、祝贺“添丁”

每年正月十一,广东很多地方有祝贺“添丁”的习俗,在潮汕地区在农历正月初十、十一人们便挨家挨户送“米方糖”,客家地区要举办“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这些都是贺“添丁”的做法,饱含着人们对家庭“新丁”的到来一种美好祝愿与庆贺。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在正月十一,广州珠村的北帝古庙前的社稷坛都会挂上几个八角形的纸扎彩灯。按习俗,凡去年谁家中新添了男丁的,都会在宗族社坛“挂灯”,以表庆贺。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4、上采日

正月十一,在我国福州地区,“上采日”是元宵节前的一个节日。“上采日”的寓意是迎春纳福。根据当地风俗,人们有在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元宵节之前送灯的习俗,主要是外公外婆送给外孙、外孙女。这日,各家都要点灯庆祝,有的人家晚上还要吃“上采饭”。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5、奉紫姑

我国的西南方,每年的正月十一,要祭奉紫姑,她是传说中的厕神,也称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据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中记载,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因其遭原配的妒忌,于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茅厕里,玉帝知道后可怜她,就封她为厕神。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其实人们敬奉紫姑,是因为她代表了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女性,所以才把她敬奉为女性的保护神的。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6、太均娘娘诞辰日

正月十一也是太均娘娘的诞辰日。这天要拜“太均”也称“拜阿太”。传说,她是浙江北地区、太湖流域尊奉的神灵。据说她是幼儿妇女的保护神,对送生、护产、保护婴童都有一定的神力。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太均娘娘有太均夫人、太均亲姆、太均菩萨三位神灵组成,其中太均菩萨最受尊敬,特别是民间人们认子时,就会让孩子认在大均菩萨的怀里,让她来保护孩子的茁壮成长。

传说太均娘娘是观世音菩萨派下人间的。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都在太均娘娘的保佑下长大的,因此,一些地区的人们还把太均娘娘作为神来敬仰。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在这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祈子、祈乳、三朝、满月剃头、周岁、十六岁成人等,都要来祭拜“太均娘娘”,他们大摆宴席来祭祀,当地人叫“罗汉酒”、“拜太均酒”。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还有些什么习俗呢?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子婿   宾阳   正月   习俗   合子   都会   舞龙   保护神   娘娘   女婿   娘家   菩萨   农历   月初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