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对我来说,职业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让我对微生物的警惕和防护。这不仅仅是在新冠期间对于新冠病毒屡屡刷新下限的“专治不服”,更是因为职业原因,非常明白微生物的强大。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下这无所不能的微生物。


01,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微生物


我们经常会说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不过,如果非要较真的话,可能,微生物才是。

1,他们是地球最早的生命

地球最早的生命就是单细胞微生物,也是我们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

2,他们是地球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存在

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百万种的规模,而微生物呢?初步估计在万亿水平的规模,这还是因为微生物本身分类不完善,否则这个数量级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3,他们存在的范围也是遥遥领先,上天入地无所不在。

微生物的存在可真是无处不在,甚至在很多动植物无法生存的地方,也有它们的踪影,比如火山泉几百度的温度,或者极地零下几十度的情况,甚至在航天器和太空中也有微生物。

4,他们可以承受许多人类无法承受的极端条件。

相比于动植物,微生物的抗极端能力也是超乎想象,高盐,高温,高压,都能够生存下来。

正因为如此,可以说微生物的存在,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而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各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都是微生物造成的。而日常生活中,更是难以避免。


02,微生物到底有多可怕?


为了感受直观,这一次我们决定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拉进来一起比对,就问你怕不怕。

首先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所需要的很简单,都可以在超市买得到,甚至自己也可以在家试试。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实验材料全家福)

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实验了:

第一步:用棉签擦拭马桶盖。此外,为了增强大家对室内微生物的认识,不妨增加一些我们常见的物品,比如键盘、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第二步:将棉签在面包片这种常见的食物上进行涂抹;

第三步:将面包片置于密封袋中,室温放置起来。不过为了避免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最好不要直接放到阳光下。

当然了,我们为了实验相对严谨,所以选择了用实验室的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家里面要是有恒温设备也可以试一试。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恒温培养箱中的面包)

经过48小时的培养,我们来看看之前我们收集的样本的培养情形: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实验结果)

首先,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通过几天的培养,我们收集的各种物品上的微生物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增殖,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空白对照组是没有变化的,而其他组都有。马桶盖同样检测到了微生物,和手机的表现差不多。门把手上的情况拍照不太清晰,但是实际观察可以看到门把手样本也是有了一定的变化。比较意外的是鼠标,上面的微生物比例是总体中严重程度排第一的。

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最容易接触的,也是微生物最多的地方,而往往容易被忽视。就像门把手、手机、鼠标都是微生物非常多的地方,当然,马桶盖更不用说。


03,如何消毒杀菌?


正因为微生物无处不在,且容易造成危险,所以日常中,要特别注意消毒杀菌工作。

消毒用品

基本上,日常的消毒是必须的,比如我现在家中常备消毒的用品。

像衣服床品消毒大家都是熟悉的,一般情况下我都会用消毒液或者可以消毒的洗衣液,这些成分一般是次氯酸钠(比如84)。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或者相对温和的对氯间二甲苯酚(chloroxylenol亦称PCMX),就像大家常用的滴露就是用的这种消毒成分。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当然,除了这些消毒成分,自然少不了最常见的酒精了。

酒精使用方便,杀毒效果好,因此我家中一直备着酒精。当然,并非所有浓度酒精都能有好的杀菌效果,一般是建议75%左右的消毒液。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比如鼠标、手机、门把手,都可以用酒精来消毒。

顺便,那种凝胶免洗的消毒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日常可以准备些。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最后,日常微生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当然无需过度恐慌,但是,该做的消毒或者处理是必须的。

当然,非常值得重视的是:勤洗手。

生活中常用物品到底有多脏?

毕竟很多时候,病从口入,而手是必经的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消毒液   面包片   马桶盖   棉签   恒温   微生物   样本   无处不在   酒精   成分   日常   地球   常见   常用   物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