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科技冲击

今天,我们都知道我国已经有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然而我国曾经也有一次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那就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如果说,朝鲜战争是我国的军事立国之战,那么人工牛胰岛素结晶就是我国的科技立国之战。

今天我们能够说起很多世界第一,这得益于几十年来的不断进步和积累,不过,如果追问一下,中国第一次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是哪一项?可能很多人就有点纠结了,而它,是人工牛胰岛素结晶。


01,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组成,既是生命的结构物质,比如细胞骨架,也是生命的免疫物质,比如抗体,更是生命的主要活性物质——酶。可以说,虽然中心法则绘制了信息流,但是,最关键的执行生命功能的,则是蛋白质。

然而,蛋白质, 一直以来我们只能被动地从生命中获取,而无法直接合成。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类首次发现了DNA结构后。

两年后,英国化学家sanger首次完成了胰岛素的蛋白测序工作,并因此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当年nature曾经也发表过评论指出:合成胰岛素是遥远的事情。


02,人工牛胰岛素-中国的科技立国之战


初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科技同样如此,如何能够让我国在科技领域一下子打出一个胜仗,挥舞起旗帜,就成了当年科研界和学界共同考虑的事情。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圈定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要知道,这在当时属于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共和国的基础条件实在太差,科研实力更是无从谈起,但是,他们依然决定冲击一项世界级最前沿的科技。

1958年底,人工牛胰岛素合成项目被列入了1959年国家科研计划,并获得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代号“601”,意思是“六十年代第一大任务”。

随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支汇集了当时全国最强的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开始了攻关,中科院生化所、中科院有机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家单位加入联合攻关。

牛胰岛素分为A和B两条链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科技冲击

其中,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负责合成A链,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负责合成B链。

然而,这是合成蛋白质,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需要用非常精细的条件来让这些氨基酸连接起来。

整个合成需要进行200多步反应,相信即便是今天,很多人听到这么多反应都十分惊讶。

而合成也是非常艰难,无路可循,全靠摸索,失败更是家常便饭。前后一共失败了600多次,最终,我国终于合成了牛胰岛素晶体。

1965年,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终于诞生了,这是当年的人工牛胰岛素结构图。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科技冲击

经过鉴定,和天然蛋白质结构一致,活力一致。


03,第一次接近诺奖


中国合成人工牛胰岛素结晶,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次里程碑,是初生的共和国第一次在科研领域站在了世界的前沿。

人民日报评价:

1965年9月,中国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共和国第一次冲击科研领域巅峰,且独立合成出来,毫无疑问见证了我国有能力去参与到世界顶级科研领域中。

2015年,时值人工牛胰岛素合成50周年,中国邮政专门出了邮票来纪念这一成就。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科技冲击

ps:

严格意义上,人类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是Vigneaud合成的8个氨基酸的催产素,这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肽激素,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催产素是一个肽链,和蛋白质之间是否等价不同人有不同人看法。

不过,当年,牛胰岛素作为一个双链的完整蛋白质,称之为第一,也并不见得错。


最后,我们这里也需要指出:

当年其实同时进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还有好几个国外的组,比如德国的Zahn、美国的Katsoyannis等。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曾经尝试过冲击诺奖,但是没有成功,也没有人因为合成人工牛胰岛素而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   胰岛素   科技   共和国   中科院   结晶   蛋白质   中国   当年   科研   领域   结构   生命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