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近年来,一股神秘的“东方神秘力量”总会在奥运会上刷出一波存在感。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从飞鱼菲尔普斯到美国体操选手阿历克斯·纳多尔,无不被它所吸引。

毫无意外,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赛场上,这股东方力量又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不少游泳运动员,包括澳大利亚的查尔莫斯(Kyle Chalmers)身上出现“奇怪”的深色斑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拔罐疗法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方法,它是利用把火焰点燃,消耗掉火罐当中的空气,使火罐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吸附在人体穴位,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拔火罐可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可扶正祛邪。

运动员使用拔罐疗法,能够局部轻度破坏微血循环,缓解疼痛,从繁重的训练和紧张的竞争中舒缓。

运动员训练强度大,颈、肩、背、腰、臂过度屈伸,常有伤病在身,容易体内淤血,此外大量运动容易导致肌肉暂时缺氧的状态,从而感到酸痛。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与经络不通、局部淤血等因素有关。

此外,游泳运动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长期在水里训练,因此体内湿气很重,蛰伏经络,会影响成绩。拔火罐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驱寒祛湿,以此缓解局部酸痛症状,有提高成绩的可能。

拔罐至少有2000年历史

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在中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西汉,且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手术方式。

古代多用于外科,起初并不是用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

不过,对于该疗法的适用范围与技术处理,晋代医学家葛洪就提醒,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到了隋唐时期,改用竹罐代替兽角,再到清代,才有“火罐”一词的出现。

哪些人不可以拔罐?

胡博士说中医|拔罐又火了,为什么运动员热衷于拔罐?

拔罐只适用于气滞血瘀、湿热体质的人。且一般拔罐以10-15分钟左右为宜,拔罐后不能长时间吹风,容易让寒气入体,引发其他疾病。

孕好、妇女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部分资料来源:

《鹤壁日报》——古老的中医器具:拔罐已有2000多年历史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里约   水肿病   运动员   瘰疬   中医   小角   火罐   淤血   经络   酸痛   体质   局部   疗法   部位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