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就是苦行僧,不能吃肉,而我说“必须吃肉”还得吃好肉

很多人一得了糖尿病,就开始怨天尤人,每日忧心忡忡。在他们看来就不敢吃肉,有的都过上了苦行僧的日子,生活了无滋味了。其实,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肉的,而且是必须吃肉的,关键是怎么吃肉?吃什么肉?具体如下:

一、糖尿病患者必须吃肉,还要吃好肉

1.禽肉(鸡肉、鸭肉等) 味道鲜美,尤其是鸭肉

得了糖尿病就是苦行僧,不能吃肉,而我说“必须吃肉”还得吃好肉

,性凉。糖尿病在中医来讲,是阴虚内热,鸭肉可以清热。 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摄入一定比率的蛋白质,而禽类的肉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且禽肉相对于牛羊肉等动物类肉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中胆固醇含量更低,热量也较低,吃了无需担心外源性脂肪摄入过多至血脂高等。所谓“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禽肉中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

2.红色瘦肉(瘦猪肉、牛肉、羊肉) 红肉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红肉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尤其是肥肉,因此建议吃红瘦肉,红肥肉禁忌食用,当然偶尔吃一两块也没多大问题。

以上两种肉 推荐摄入量:每天摄入50(一两)克左右。

3.鱼肉及海鲜(鲫鱼、草鱼、鲤鱼鱼、三文鱼、牡蛎、海参、螃蟹、虾等) 这类食物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类食物的蛋白质比其他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尤其适合老年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而且含有比禽类更低的不饱和脂肪含量,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调节血脂的功效,从而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无腿的。”

推荐摄入量:每天摄入100克左右。

二、尽量限制少吃或不吃的肉

1.动物内脏 由于动物内脏都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嘌呤,虽然只是少量食用,但是由于这种食物含有较高的热量,会使餐后血糖会升高或难以控制。如果摄入过多,就容易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尿酸含量升高,加重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及痛风的风险。

2.肥肉(如五花肉、猪蹄等) 肥肉所含脂肪量很高,并且几乎都是饱和脂肪,糖友如果经常食用肥肉,会导胆固醇,脂肪酸的摄入,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腌制类(腊鱼、腊肉、香肠,腐乳等) 腊鱼、腊肉,腐乳等有不同的口感和风味,也很美味,是我们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的食物,逢年过节都是必备的!但这类食物含盐量高,每100g可含盐量高达20g,高含量的盐则会增加糖友的肾脏负担或加重高血压,也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三、怎么吃肉

高边烹饪方式,创造美味。肉类烹调方式推荐 尽量选择清蒸、煮、炖、搅,汆等加工方式的荤菜,这样保证热量低,营养价值高。当然也可以红烧,但是这样含油脂就高了,应该少吃或不吃,或者用白开水过一下再吃。 因此,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的食物,这样有助于避免脂肪摄入过高所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 此外,糖友还是要多吃蔬菜,每天尽量吃到500克的蔬菜,这样才能更有助于稳定血糖,控制糖尿病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不饱和   腊鱼   糖尿病   禽肉   苦行僧   鸭肉   胆固醇   血糖   肥肉   热量   蛋白质   脂肪   糖尿病患者   含量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