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穴速愈带状疱疹


龙眼穴速愈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多起于胸腰部,融合成条索状,皮肤呈现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故称缠腰火丹。多为肝胆湿热蕴郁成毒,气血瘀滞阻隔经脉,不通则痛,以剧烈疼痛为主症。

缠腰火丹(缠腰龙)

例1

女,42岁,初诊日期:10月14日。

患者10天前背部右侧刺痒疼痛,次日出现红斑水疱,其中水液混浊,逐渐向前侧蔓延,直至胸部乳房下部,且呈带状分布,宽约5cm,疼痛难忍不能入睡,食纳差,大便干,经期不准,有时两个月一行。曾用西药治疗1周不效。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右龙眼穴放血;病损前端(乳房下)点刺出血。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治疗1次后红斑色渐淡,水疱消退,背部开始结痂。继针4次,胸部疱疹全部消失,背部结痂脱屑,痊愈停诊。

例2

男,36岁,初诊日期:4月17日。

患者3天前左背部长红斑,开始刺痒而后疼痛难忍,曾用酒精涂擦,第2天疼痛加重,并向前胸蔓延,呈带状分布,并出现水疱。睡眠不安,ロ干,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服中药三剂未效。病损部位见有红斑水疱,顶部为白色脓点,大小不等,呈带状分布,宽约3cm,面色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左龙眼穴放血,胸部病损前端点刺出血,取阳陵泉。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经治后疼痛大减,水疱已见吸收,开始结痂,共针7次而愈。

例3

女,40岁,初诊日期:10月26日。

患者3天前右胸前及剑突下起疱疹两块,每块约4cm×5cm大小。红斑中心散在水疱,疼痛较甚,用药未效,症状逐渐加重,并向乳房下部蔓延。大便干燥,4日未行。睡眠不安,小便黄赤。面色红润,舌质红,苔稍黄,脉弦滑。

[辨证] 肝胆湿热,经络瘀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处方] 龙眼穴放血,每日1次。

[手法] 泻法。

[经过] 经治2次,疱疹开始消退、结痂,疼痛减轻。4诊后水疱大部分吸收,5诊后疱疹全部结痂,疼痛已除。

按语

本病特点是皮肤呈现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多起于胸腰部,融合成条索状,故称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

多为肝胆湿热蕴郁成毒,气血瘀滞阻隔经脉,不通则痛,以剧烈疼痛为主症。毒热入于血分、郁于肌肤则见红斑,湿邪聚积,形成水疱。湿热蕴郁蓄毒,则水疱混浊呈脓疱状,全身见热病症候。王老治疗本病独取龙眼穴放血,疗效显著。

龙眼穴位于手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为王老的经验穴。它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刺之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龙眼穴放血,能泻心火而清血热。据“菀陈则除之”,放血又可除菀陈祛瘀通络。取龙眼穴放血治带状疱疹其方法独特。例2中配合阳陵泉以疏郁清热利湿,湿热毒邪得清,经络得通,则疱疹自愈。若于疱疹消退后,仍然后遗神经根性疼痛,则可取与病损部位相应的夹脊穴,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带状疱疹   阳陵泉   刺痒   水疱   带状   红斑   湿热   经脉   肝胆   经络   背部   处方   大便   疱疹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