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如果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在37℃、pH7.4时,血浆尿酸饱和度(尿酸盐最高溶解度)为380μmol/L,超过380μmol/L则易形成结晶物而沉积在机体组织。

尿酸盐以结晶形式沉积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和肾脏等组织,此时从关节滑液、痛风石结节、肾髓质等处标本中,检测出的晶体成分主要为单水单钠尿酸盐(MSUM);在泌尿系统,不易溶解的游离尿酸可能沉积于尿路造成损害。

尿酸盐在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结晶沉积。初始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常见于滑膜,一般在痛风急性发作前就已存在;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可能病程很长却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滑膜炎,但是尿酸盐沉积越多也就慢慢容易形成痛风石。

那么,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今天老刘就在这里一一说明。

血尿酸水平的高低

血清尿酸水平的高低与痛风的发生呈正相关,而且是最强的相关因素。血尿酸的水平直接影响局部尿酸盐的浓度,当MSU在组织液中的浓度超饱和时,就会促进局部尿酸盐结晶沉积。

当机体脱水时,关节内水分减少,引起尿酸盐和结晶促进因子的浓度进行性升高,可以解释某些利尿剂诱发痛风发作的原因。

痛风急性发作通常发生于夜间,有人认为与休息时关节滑膜对渗出液吸收增加,尿酸盐沉积向滑液弥散增快,滑膜出现局部尿酸盐浓度升高有关。

这种机制也可用于解释烧伤部位容易快速形成痛风石的现象。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血尿酸的水平直接影响局部尿酸盐的浓度

温度降低影响溶解度

温度的逐渐降低使尿酸和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人体内98%的尿酸与Na结合,以尿酸钠盐的形式存在。在生理状态下(体温37℃)MSU的饱和度限于6 8mg/dl,在30C时降至4.5mg/dl,因此MSUM易于结晶沉积于温度较低的外周组织,这可以帮助解释临床上痛风多累及暴露的肢体远端的足、手和耳廓等部位。

痛风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MTP),可能还与该部位反复的小创伤有关。

季节变更有助于急性痛风发作进一步支持局部温度降低的致病作用,一般认为气温下降是痛风发作的诱因之一。

然而,近期的两项研究却发现痛风发作在春天比秋冬季更常见,并未发现每月平均温度或湿度与痛风发作有关。

国内李东等对37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夏季及冬季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男性夏季血尿酸值明显高于冬季,女性两季无差异,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夏季气温较高,出汗多、尿量减少、尿酸的肾脏清除下降有关。

应该看到,季节性的食谱变化也是不同报道存在差异的混杂因素。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男性夏季血尿酸值明显高于冬季

其他溶质的浓度改变尿酸盐析出水平

除尿酸盐浓度外,局部其他溶质的浓度也影响晶体的形成。在体外,钠、钙等阳离子的浓度变化可以改变尿酸盐的析出水平。此外在含有10mg/L尿酸盐的生理盐水中,铅的浓度达到100mg/L时可以有效地促进MSU结晶的形成。

然而此种高浓度铅的情况仅见于急性铅中毒,而在一般情况下, 铅不可能作为一种促晶体形成介质发挥作用,而慢性铅中毒可以导致肾脏受损,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排出量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急性发作,从而导致慢性铅中毒性痛风。

继发于肾源性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往往很少或无痛风石形成,是否由于此时溶质浓度方面的变化仍不清楚。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钠、钙等阳离子的浓度变化可以改变尿酸盐的析出水平

酸碱度加速结晶沉积

许多体外研究证实酸性环境可加速尿酸盐结晶沉积,这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偏酸造成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正常情况下,滑液pH与血液相近,测量痛风患者关节部位的pH和缓冲能力并未发现明显的酸度过高的现象。

因此,pH值不可能对关节MSU结晶的形成构成明显影响,滑液酸化曾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并与关节破坏程度有关,但没有滑液pH变化可促进痛风发作的报道。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酸性环境可加速尿酸盐结晶沉积

其他组织成分影响尿酸盐结晶

体外实验显示,在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存在的情况下,尿酸盐的溶解度高于无蛋白多糖时的溶解度,不溶性胶原和硫酸软骨素的浓度也可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

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退行性骨关节病病变部位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的倾向,以及结节性骨关节炎患者的指间关节易患痛风和痛风石的现象。

有人发现偏瘫患者显示其患侧更容易有痛风发作和痛风石。

这些发现都提示:局部结缔组织成分及其代谢紊乱可能参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机制。

此外,在痛风石边缘的软骨基质内检测到不定量的脂质碎片,这可能代表软骨基质囊泡内出现可加速钙化的;磷脂。但脂质是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结果,还是五官的旁观者,尚待进一步研究。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尿酸盐的溶解度高于无蛋白多糖时的溶解度

尿酸盐结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旦体内的尿酸盐结晶持续沉积,在某些条件的激发下,如劳累、酗酒、饮食不节、局部受凉等,很容易导致体液中溶解的尿酸钠进入饱和状态,刺激关节处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引发炎症反应,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和痛风性肾病等。

因此,如果检查发现自己尿酸值偏高时,即使暂时没有疼痛症状,也应改变生活方式,降低尿酸水平。

37摄氏度下,酸碱值超过7.4,尿酸饱和度超过380,会出现什么?

我是痛风医生刘良运,感谢您的阅读

#健康科普排位赛# #清风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尿酸   溶质   溶解度   饱和度   多糖   高于   摄氏度   肾脏   浓度   结晶   痛风   关节   局部   部位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