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鼻炎小柴胡汤


很多人都有听说过小柴胡汤,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剂良方,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让你们也有个透彻的了解。它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配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典方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96)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97)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99)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144)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229)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230)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266)呕而发热者。(379)诸黄,腹痛而呕者。(十五)妇人在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二十一)产妇郁冒......大便坚。呕不能食。(二十一)

【推荐处方】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或人参,生甘草5,生姜,红枣。水煎服温服。感冒发烧者,柴胡量应取大量,并根据病情日服4次,以得汗为度;恶心呕吐者,服药量不宜过大。

【方证提要】往来寒热,或疾病休作有时,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发黄,或腹痛,或咳,或心下悸,或渴,或郁冒者。

【适用人群】体形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一般或较差,面色黄或发青,皮肤干,缺乏光泽,有虚弱貌;表情淡漠,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抑郁苦楚貌;患者意欲低下,特别是食欲不振和性欲低下,乏力,怕冷,敏感多疑,睡眠障碍;胸胁部症状较多,或胸闷痛,上腹部或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和不适感,或乳房疼痛结块,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或肩颈部腹肌沟的肿块疼痛等;所患疾病大多为急性疾病的迁延期或是慢性病。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 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轮状病毒性肠炎、肺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以及各种无名发热。

(2)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肝炎等。

(3)以咳嗽为表现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结核病等。

(4)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如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肿瘤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艾滋病、癌症等。

(5)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日光性皮炎、湿疹等。

(6)反复发作的五官科炎症,如腮腺炎、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口腔炎、角膜炎、虹膜炎等。

(7)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8)以抑郁为表现的疾病,如抑郁症、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瘘。

你不知道的鼻炎小柴胡汤


【加减与合方】

(1)咳喘病迁延不愈、咯少量白黏痰者,加干姜,五味子。

(2)咽喉疼痛者,加桔梗 。

(3)皮肤过敏,身痒、目痒、头痛者,加荆芥,防风。

(4) 发热迁延不愈、自汗者,加桂枝 ,白芍。

(5) 咳嗽痰黏伴胸胁苦满、心下压痛者,加黄连,瓜蒌。

(6)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细胞增多者,加连翘 30g。(7)烦热而关节疼痛者,喝栀子柏皮汤。

(8)咽喉或食道异物感、痰多或多涎者,合半夏厚朴汤。(9)口干眼干、渴不多饮、小便不利、腹泻者,合五苓散。

(10)面色萎黄、腹痛、月经量少,合当归芍药散。

【注意事项】

(1)日本曾报道小柴胡汤导致肝损害及间质性肺炎的病例,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本方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发热性疾病通常给予5天量,慢性病则服用时间适当延长,建议服用三个月后检查肝肾功能。

(3)方中黄芩不宜大量,特别是肝病患者。

备注:想要用此方者,切记谨遵医嘱,具体的用法用量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处理,切记盲目!

感谢大家欣赏,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别忘记转发给身边朋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咳喘   半夏   寒热   黄芩   柴胡   淋巴细胞   食欲不振   伤寒   慢性病   生姜   鼻炎   大便   性疾病   疼痛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