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学】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

【党史天天学】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中,有一位被称为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从最初选择支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选择共产主义、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变化,最终找到了解救中华民族的正确道路。

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5年10月,董必武进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学习。这个学校当时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宋教仁、田桐、查光佛等都是该校学生。董必武与他们来往密切,虽未加入秘密的革命团体,却赞成他们的主张,并参加了他们的一些活动。董必武经常去美国教会圣公会附设的阅报室——日知会,思考研究当时纷纭的革命主张。恰在此时,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不久,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创刊,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在《民报》上展开激烈的论战。董必武认真研究了两派的纲领和主张,认为康、梁的主张虽有其进步的地方,但终究冲不出清朝帝制统治的范围;而孙中山主张采取的革命手段,不仅要推翻清朝统治,而且要还政于民,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适乎世界潮流的先进纲领。于是他毅然接受了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正在黄州中学教书的董必武兴高采烈地赶赴武昌,参加了武昌革命军政府,后又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董必武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感到由衷的高兴,认为自此中国大有希望。但时过不久,他发现革命烈士用鲜血夺得的政权,很快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董必武和武昌军政府中的大多数革命党人一样,受到打击排挤。清王朝的垮台,并未带来民族的振兴,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人民仍在水深火热之中,董必武不禁对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果大失所望。他认为革命需要有新的目标,要培养懂得革命的新人才,要组织新的革命队伍。但这些如何实现?他还无法回答,于是决定到国外去学习新知识,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1914年1月,董必武东渡日本,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此时孙中山正在日本重组中华革命党,但仅有数百人,董必武毅然加入其中。他与孙中山见面,认同其继续实行三民主义的革命。1915年6月,董必武曾潜回原籍组织反袁起义,遭逮捕入狱,袁世凯死后才得以出狱。他回到日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对二者的不同进行了认真思索。1917年夏,董必武毕业回国,又参加了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可惜运动亦未成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董必武极大影响,新的思想已开始在他头脑中激荡。1919年春,董必武在上海结识了李汉俊,受其影响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给董必武的思想以新的推动。他思考着几年来革命屡遭失败的教训,逐渐认识到旧的革命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中国要真正实现自由解放,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走俄国革命的道路。董必武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跨入了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的行列。

1920年夏,董必武通过李汉俊获悉上海已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即和陈潭秋等在武汉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在讨论关于对待孙中山的态度问题时,他反对把孙中山与北洋军阀称为“一丘之貉”的说法,认为他们之间有原则的不同,应区别对待,这获得到会多数同志的同意。大会在讨论了中国政治形势和党的基本任务后,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计划的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从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党史天天学】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等职。他对上海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1956年的大年初一,董必武重访了上海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当时,尽管他已七十岁高龄,但仍对革命文物的复原和保护作了细致的指示。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请董老题词留念。几天后,他派人送来两幅题词,其中一幅就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这是《庄子·人间世》中的一句话,原文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钜”。意思是事情开头总是简单和容易的,发展到后来,就会越来越复杂和困难。董老借用此言,是为了说明共产党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事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善始善终地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这句话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期许。

资料:学习强国

编辑:尉澜

【党史天天学】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题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董必武   同盟会   辛亥革命   俄国   武昌   中国共产党   会址   党人   党史   纲领   日本   上海   中国   中共   民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