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会穴之章门

八会穴概述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八会穴以治疗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病症为主,具有调理脏腑气血之功效。

章门(Zhāngmén LR13)

位置: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快速取穴:屈前臂,用肘尖夹紧两侧肋骨,肘尖正对处。

八会穴之章门

章门穴位置图

出处:《脉经》记载:“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胃不足。宜服平胃圆,补脾汤,针章门补之。”

曾用名:

“季胁”,--《难经》。

“长平”,--《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书从之。

“胁命”,--《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书从之。

“胁骼”,--《铜人输穴针灸图经》、《西方子明堂灸经》等书。

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浅层布有第十及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胸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十及第十一胸神经和肋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八会穴之章门

章门穴

归经:足厥阴肝经。

章门为八会穴之一“脏会”。脾之募穴。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之会穴。

《针灸甲乙经》记载“脾募也。……足厥阴、少阳之会。”

功效: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

主治:

脏会章门古代文献中记载章门穴的主治范围主要集中在肝、脾两脏疾患,如胁痛、不欲食等。而在现在文献中,当代医家对此穴的应用与古代文献基本一致,但多以肝脏疾病为主。

1、胁痛

临床章门多与支沟配伍应用以治疗胁痛,如《针灸易学》记载:“胁痛: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

章门是五脏之气会聚的部位,有益气解郁健脾之功效。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有疏利三焦气机的作用,二穴合用可疏肝利胆、助运化以治疗肝胆气机失常导致的胁痛。


八会穴之章门

支沟穴位置图

2、腹痛腹胀

《针灸资生经》记载:“三里、章门、京门、厉兑、内庭、阴谷、络却、昆仑、商丘、阳陵泉、曲泉,主腹胀满不得息”。

章门穴配伍胃经合穴足三里、荥穴内庭可健脾和胃以消胃肠积滞;


八会穴之章门

足三里内庭位置图

3、慢性胃炎、肥胖症、糖尿病

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肝与胆相表里。肝胆还与其它脏腑相连系,如厥阴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隔,上注肺,而脾经又上注于心足少阳胆经其支下走大迎,下经颊车与足阳明胃相连等。

章门居于横隔之下,上临心、肺、下临肝、肾。特别是因为脾脏位于人体左胁部,而章门穴正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缘处,故章门与脾的关系就更为密切,现代多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肥胖症、糖尿病等。

八会穴之章门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图

特色配伍应用

俞募配穴

俞穴位于背部,募穴位于胸腹,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对应。“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治疗时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俞募穴之间相互为用可从不同角度调整脏腑功能阴阳气血。

脾俞配章门

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是脾气转输 、输注之所 ,有补脾阳,助运化 ,除水湿 之功。

章门为肝输穴,脾之募穴,八会穴之一,为五脏之气输注之所。二者合用可疏肝理气,温补脾阳。用于治疗肝脾不调,脾胃虚弱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脾胃虚弱等疾病。

八会穴之章门

脾俞位置图

可针可灸,一般斜刺,深层为肝脾所在,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脾。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

每周更新内容主要为成人针灸推拿及儿童推拿为主!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阳陵泉   足厥阴肝经   支沟   会章   内庭   胸腹   肥胖症   脏腑   表里   脾胃   肝胆   穴位   针灸   功效   文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