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热播剧《小舍得》集中刻画了三个家庭,从孩子小升初的角度演绎了三个家庭中孩子的差异、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

同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家长养育孩子的不同方式,我认为关键还是家长教育理念的区别,也就是学识、经历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夏欢欢、颜子悠、米桃代表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她们的三个家庭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养育方式。这三个家庭,浓缩提炼了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的状态,我们多少会从其中一家找到自己的影子。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夏欢欢:学习成绩一般,但才艺优秀;

颜子悠:一个从小被鸡的“学霸”小孩;

米桃:从农村转学过来,是个真正的高智商学霸。

大多数人都觉得,学霸的家长应该是懂教育、会教育的家长,学渣的家长应该是不懂教育的家长。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学霸的家长肯定有她的过人之处,也许她们学历不高兴文化知识不多,但她们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得以顺势发展。

这部剧中的前半部分反映出来的情况却跟我们平时的观点不一样:学霸米桃的妈妈是最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而“学渣”夏欢欢的妈妈却是最理性、最有智慧的家长。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为什么说家长时,只提到妈妈呢?因为这三个家庭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孩子的教育妈妈占主导权。颜子悠的妈妈田雨岚不用说,非常强势,爸爸根本没有发言权;夏欢欢的妈妈和米桃的妈妈相对于爸爸来说,都是拥有大部分的主导权,爸爸处在附属的地位。呵呵,现实生活中,大家基本也都是妈妈在管教孩子不是吗?

米桃妈妈

米桃可以说是标准的学霸,从农村转学过来,比起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开发智力、开拓视野,她的基础应该是最差的一个,可是她以从没学过奥数的底子,竟然能解开数学试卷中的附加题——奥数题,老师都感到很惊讶。

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是因为父母会教育吗?我认为并不是,米桃数学如此突出多数是占了高智商的便宜;另外,还因为她知道父母能力较差,养家辛苦,她必须要努力奋斗,所以她学习特别用功。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依我看,米桃的妈妈并不会教育孩子,她可以说是一个盲目跟风的家长,从这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对女儿的性格特点、学习状态不了解

作为父母,米桃妈妈当然希望孩子优秀,也非常支持女儿的学习,在雇主田雨岚要用5000元换她女儿金牌班的名额时,她坚定地拒绝了;在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咬牙给孩子交上了培训费。

但是,她实际上并不了解女儿具体的学习状态,不懂得对这样的一个独特的孩子应该如何去引导,而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米桃期中考试不理想,是因为语文和英语拉了分。孩子在农村长大,阅读量比较少,开拓视野的机会也没有;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而米桃在这方面的基础差,在短时间内落后是必然现象。如果给她一定的机会和时间,她肯定能够追赶上来,即便不会完全赶得上此类知识的优秀学生,做到良好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是,米桃身上的这些问题妈妈并不清楚,她没有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思考,只是听到其他家长说:报培训班就可以解决,她就盲目跟风去报培训班。

2、她对城市教育也没有比较全面的、正确的了解

米桃妈妈想让孩子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所以带她来到大城市享用更好的资源,但她的能力仅限于此了。她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大城市这个环境与老家的环境有什么具体的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她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不同、如何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她将从雇主家里听到的片面情况来当作了真正的现实,盲目地与她们看齐,没有将自己的孩子放在正确的位置。

我认为她应该认清现实:自己的女儿已经接受了比老家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提升;鉴于自己家的具体情况,让孩子在班级中保持良好的基础上发挥智商高的优势,在数学上多下功夫,没有必要非去争总分第一名,综合实力最强。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努力就能够达到的。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现实中像米桃妈妈这样盲目跟风的家长并不少。她们看见人家的孩子去学钢琴,她也给孩子报上名;看见人家的孩子学奥数,她也要求孩子学,不管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己家的具体情况。

这样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没有整体的规划,被周围的气氛带着跑,自己找不到方向,并让孩子跟着浪费时间,孩子本来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却在跟风中丧失了掌控权,很容易影响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原著中,米桃后来患上了抑郁症而休学,与妈妈这样不管孩子自身情况的盲目跟风是有必然关系的。

不懂教育的家长,真的可以将学霸变成学渣。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夏欢欢的妈妈

南俪的女儿夏欢欢在这三个孩子当中是成绩最差的一个,但我认为南俪是其中最理智、最贴近教育本质的一位家长。

南俪在养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女儿五年级之前,她一直秉承着“快乐教育”的理念来养育孩子。也许她的佛系理念不太适合现在疯狂内卷的大环境,但她有着清晰的目标。

开始,她对其他家长传播给她的“孩子一定要上补习班“这件事并不认同。

虽然后来她在大环境的压力下,也被迫卷入报补习班的行列当中,但这个过程她经历了很多次痛苦的挣扎和与孩子爸爸的激烈冲突。而且女儿成绩不好在学校里就找不到快乐,为了让女儿快乐,所以她最后选择了跟现实妥协,从“佛系妈妈”变成了“鸡血妈妈”。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现实中,没有人是独自存在于环境之外的,我们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家长如何面对这些外在的影响,并将它们与自己的理念相糅合,由此生成比较平衡的一个状态,真的是非常考验家长的价值观和定力。

而南俪显然定力不够,她摇摆不定的教育方式对女儿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从后面的剧情中也可以看出来。

米桃妈妈因为不会教育孩子,将一个学霸女儿养的不得不休学一段时间。

夏欢欢的妈妈虽然比较智慧,但在疯狂内卷的大环境下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我认为,小学阶段根本无法判断学霸还是学渣,更无法判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应孩子。

是不是学霸要等到高中以后再看,因为有太多小学优秀的孩子根本没到高中,初中就很平庸了。

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要等到孩子工作几年后再看,因为成绩好的孩子也可能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兹认为,教育孩子并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好与不好,适合孩子的就是对的、好的,别人家孩子成功的模式套在自家孩子身上大概率不适合。剧中呈现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这样典型的事例,但我们可以从剧中得到一定的反思,看到应该避免哪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1、全面了解孩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所有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终其一生都会认为自己无能。”

我觉得,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有一句话叫“因材施教”,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个性,才能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让夏欢欢去攻克奥数难题,我觉得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父母的金钱。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2、理解爱,学会爱孩子

我们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有时候很难分得清。

我们看似为孩子好,实际上很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匮乏感。比如田雨岚千方百计让儿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其实主要是弥补她成长经历中的缺憾。

真正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孩子成长为他自己。

3、稳定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心态

家长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人生目标,甚至决定着全家人的方向和生活方式。

理念稳定才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会轻易跑偏,偶尔偏离轨道也能够及时纠正。

米桃妈不懂教育养个学霸,南俪自身学霸养个学渣,教育娃这事好难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父母,我们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然后进步,努力在外界与自己的心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找到:既能面对现实的残酷,又能适合自己的孩子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大城市   教育孩子   盲目   理念   爸爸   家长   父母   女儿   状态   现实   妈妈   方式   环境   孩子   家庭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