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在教育改革之后,不仅高考推出了很多新的录取方式,中考也有了一些新的录取方式。对于向来不太关注录取形式的中学生来说,现在有必要了解相关的内容,或许和自己的未来紧密相关。

现在中考的主要录取方式是统招,也就是统一招生。这种招生方式主要是根据考生的分数为标准,也是学生默认的一种录取方式。

因此,大部分学生通常不需要了解其他的录取方式。但除了统招之外,现在的定向招生也越来越常见。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什么是定向招生?定向招生主要指的是考生在初中学校的成绩排名比较靠前,但最终的分数并没有达到重点学校要求的分数。

对于这一类的学生,只要达到了定向招生的分数线,同样能够进入重点高中。相比统招来说,大大提升了招生的公平性。对于那些受限于学校排名的学生而言,定向无疑是更适合他们的选择。

统招和定向招生方式上有什么样的不同

概念有所不同:很多正常统招的学生对定向生容易存在一些看法,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之后,可能会受到统招学生的一些讨论。但不论如何,这两类的招生录取方式概念并不相同。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定向招生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性,也是为了让不同条件的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一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差距。

录取的分数线上不一样:统招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地学校录取分数来进行录取的,学生只要超过了要求的分数线,通常就有机会进入相关的学校。

当然,学校的招生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过线的人数超过了学校的额定容量,可能有一部分过线的学生也无法进入重点中学。

至于定向招生,他们的录取分数通常比正常录取分数低20~40分,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给一些“特殊考生”提供良好的升学机会,同时也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定向招生并非分数达到要求就能被学校录取,定向招生的学生分数要达到相关部门的最低分数线,才有可能被相关的学校录取。

笔者分析:定向生比统招生更容易被高中录取吗?

并不是的。不是所有达到分数线的定向生都能够被高中录取,其中还要考虑很多相关的信息,只有满足相应的要求之后,才可以真正利用定向生的优势被高中录取。

成为中考定向生,学生得具备哪些条件

定向招生本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举措,每所重点高中的定向生数量有限。因此更要把名额分配给更适合的学生,才能够真正促进教育的公平。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要是学生也想成为定向生,需要先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根本没有资格入选,这也是保证公平的重要做法。

户口以及学习时间要达要求:想要成为这类学生,学生需要有当地的户口,还要求学生在同一所中学进行了三年的学习。

学生不能有转校和留级记录:如果学生有转校或者是留级的情况,无法申请成为中考定向生。因为这两类的学生情况相对特殊,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能够把这些名额留给更需要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中考定向生的优势。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不用参加盟统考:考定向生不需要参加别的考试,只要在填志愿的时候写清楚就行。至于最终是否能够申请通过,还要结合大家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审核。只有相应的材料和审核标准相匹配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机会。

成为中考定向生,学生要有什么心理准备

硬性标准一定要达到:虽然定向招生给那些考试发挥失常或者是教育资源比较欠缺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但学生的硬性标准一定要达到。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定向招生的学生分数会比正常分数低几十分,但如果定向生的成绩没有达到减分后的录取标准,同样无法进入重点高中。这也告诉大家,想要享受定向生的各种优势,必须要满足相应的基础条件。

定向生名额少,成绩占比很大:许多人了解了定向生的优势之后,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但因为名额有限,大家想要成为定向生,同样需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至少要在全校范围内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才更有可能成功申请到定向生的名额。

中考时要明白“统招”和“定向”,录取方式不同,分清二者区别

结语:不管是定向招生还是统招,学生都应该对此拥有更全面的认知,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更加合适。特别是那些比较需要成为定向生的学生,确实很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有时候这样的一个简单选择,或许能改变学生的一辈子,这也是教育之所以要定向招生的原因。

今日话题:你认为统招生和定招生在同一个学校学习,会有压力吗?欢迎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中考   方式   公平性   分数线   名额   考生   分数   重点高中   公平   区别   优势   条件   机会   标准   学校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