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体校办学

2016年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改革县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以及2019年县级教育和体育机构改革的实施,为体校办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大机遇。文登区教体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乘势而上,在改革体校办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体制机制,极大激发体校的办学活力。 

多年来,尽管文登体校的发展相对稳定,但作为县级体校同样存在着招生难、选才难、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等诸多问题。2019年1月文登区教体局成立后,在“三定”方案中,单独设置了体育科,明确其职能为负责制定全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管理制度,协调开展青少年训练及相关活动,负责指导体校建设和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在体制上打破了体教分离、平行发展的壁垒,建立了一体化的体育人才培养新机制。这种机制在管理架构上,将体校调整为教体局直属学校,由一名副局长直接分管,党的组织关系也调整为区委教育工委直接管理,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文登在区级层面成立了由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体教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局级层面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配套政策,强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为打破普通中小学的门户之见,提高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区教体局把向体校输送人才的情况纳入中小学考核,加大优秀运动员计绩分配比例,加强体育竞赛成绩考核,扩大了体校的生源基础。为提高竞技体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区教体局每年还举办夏训营、冬训营,免费进行专业训练,展示竞技体育的魅力,增强学生走体育成才之路的认同感。对体育实验班,区教体局在中考招生政策上也予以倾斜,规定凡是初中学业水平没有D级、获得市级比赛冠军或省级比赛前六名的学生,可以直接升入高中体育班。为激发派驻到中小学的教练员的工作热情,区教体局还规定对教练实行体校与中小学双管理,将授课训练时间、比赛成绩、人才培养数量等与评先选优挂钩,促进教练资源向中小学流动。 

好政策关键在落地落实。文登区教体局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严格落实“两个纳入”,将体校发展纳入全区教育体育发展规划,将体校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对体校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各种待遇全部落实,特别是在师资配备上,近几年先后招聘5名省级退役运动员、通过购买服务聘用了3名专业教练员;去年又将优秀教练员的引进纳入了“英才计划”,实行一事一议,并统一招录和调配了12名优秀文化课教师到体校任教,充分保证了体校的师资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在体校建设和发展上,文登区委和区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年均经费都在400万元以上,为体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宫尚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文登   体校   体育   教练员   区政府   中小学   全区   人才培养   区委   县级   运动员   青少年   体制   机制   模式   优秀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