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为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奋斗一生

以毕生心血挽救了数亿贫困灾民的性命

但在颐养天年之际却开始莫名地背起了骂名

遭受了不明所以的羞辱,还有人在网上公然号召遗忘他

更有极端人士谴责他是一个诈骗犯,杂交水稻是一场阴谋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这一切只源于他买了两台华为手机,就被诅咒暴毙;在车展摸了几下豪车,就被辱骂奢靡;拥有带喷泉的豪宅,就被指责贪污研究经费

事实上,他有豪车吗?

没有,他只是和家人一起参观了车展,他的代步车一直是10万块的赛欧。

那豪宅呢?

他有,但那是国家为了表彰他一生的成就与辛劳,奖励给他的,是他应得的。

他生活奢靡吗?

没有,他一直穿着35块钱的短袖,260块钱的卡西欧手表用了很多年,飞机也只选择经济舱;奖励给他的豪宅,也因为他想给团队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被改造成了科研室。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连喷子们骂得最狠的隆平高科股票,他也只是笑着回应,他并没有参与经营,700万股不能抛售,无法变现。

普通人尚爱名车名表,为何解决了亿万人温饱问题的他就不行了?道德绑架怎么就到了这种程度?当这些人在逞口舌之快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呢?

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仍在田间搞科研,

他还出版了6部中英文专著,发表了60余篇论文。

他是“国士无双”袁隆平,他和钟南山院士一起让我们“医食无忧”。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但其实不想让国人在经历饿肚子的袁老最初的梦想并不是研究水稻,质朴随和的袁老原本却是名门出身的贵公子,家室极为显赫。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京一个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这样家庭出生的袁老,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会游泳,会拉小提琴,文化素养极高。对于从业,袁隆平21岁时差一点就从军,22岁时又差一点进入了国家游泳队。

无缘蓝天和碧水后,袁隆平醉心于学农。大学毕业之际,袁隆平的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有两句最质朴的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后,湖南省农业厅一纸介绍信将他推送至”最艰苦的地方“,也就是距离黔阳县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教学,这一待就是16载的光阴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1960年,全国上下因为大饥荒而民不聊生。学农出身的袁隆平在”民以食为天“的强烈感受下,决心要改变现状。在多次实验”无性杂交”的盛行学说失败后,他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大家都不看好的杂交水稻研究。

30岁的某一天,袁隆平在稻田里偶然间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鹤立鸡群,穗大粒满,虽然没有培育繁殖成功,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走向了人工杂交水稻的栽培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而后的五年间,稻田里都有一个孤独的身影,孜孜不倦地在寻找着。在找到实验的稻株后,他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将找到的四株稻株培育繁殖成功

对于这段研究时光,袁老无限感慨地说道:“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但刚看到希望之时,特殊时期又让他的研究成果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秧苗全被拔光,试验田被践踏,所有心血都付之东流。他没有唉声叹气,也没有痛哭流涕,更没有捶胸顿足,他只是默默地从田埂边的污泥里又捡回5颗还可以用作实验的秧苗,继续埋头苦干。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1970年的秋天,袁老和科研小组来到海南岛的南红农场考察,该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在听过袁老的课后,意识到农场附近的一堆不起眼的野草,很可能就是袁老他们在苦苦搜寻的“假禾”,之后这株被命名“野败”的野生稻成了之后所有杂交稻的母本。杂交水稻随后被大面积推广,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1981年,袁老获得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个特等发明奖。

这之后的整整半个世纪,袁老都把自己奉献给了农田和大地。他曾提及了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田里的稻穗和高粱一样高,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乘凉。另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虽然他说他的梦想很简单,但他口中的简单梦想却是为数以亿计的人们解决生计,他也为此一直活跃在科研前线。

2017年,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会现场,袁老带来了一个重大好消息:水稻培育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水稻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也就干净了。为什么去镉这么令人振奋人心呢

原来啊,是因为在水稻的重金属污染中,镉污染最为严重。镉这种重金属会在人体中积存,导致软骨症,引发癌症。对于这个危害,我们的邻国日本最有发言权。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1931年,日本富山县震惊世界的”痛痛病“就是镉米事件。这里的人们在持续食用镉米后,神经痛,骨痛,后期更是骨骼软化,脊柱变形,疼痛无比,许多人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杀。因此,袁老此次将水稻亲本“去镉”的突破性进展,在根本上解决了“痛痛病”隐患。

2020年11月,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的试验中,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加上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除了不断挖掘水稻的产量和水稻的安全性,他还在挖掘种植水稻的土地潜力。

在第37个世界粮食日,袁老的实验室又传来“海水稻”试验成功的喜讯。2020年,袁隆平团队的“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之后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会在8-10年内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

除了造福国民,他还和团队将杂交水稻的培育技术推广至印度、越南等其他国家,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为世界粮食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2017年8月23日,袁老获得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来到长沙,迫不及待地赠予袁老一张面额2万阿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纸币,这是目前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纸币,却印有着杂交水稻的图案。

萨乎里郑重地说道:中国的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经摆脱饥饿,为了感谢袁老,特地选了水稻作为新版货币图案。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至此,袁老的两个梦想都超额完成了。

如今,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正是因为手握杂交水稻这张王牌,中国才可以在贸易战中从容应对,不受国际粮价波动影响。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2021年1月9日,抖音号悄然开通了一个账号,ID为”袁隆平中华拓荒人“,虽然一条消息未发,但一天内就涨粉千万,堪称”顶流”。在这个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充斥着流量网红的网络时代,依然被广大网友铭记,尊敬,是袁老之幸,更是中华之幸

5月22日,这位为水稻奋斗半生的老人走了,无数素不相识的人自发前来送别,浩荡的人潮填满街巷。

一天涨千万粉丝,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盛世无饥馁,也须耕织忙。现在,中国确实没有饥饿了。但是,还是要辛勤劳动,努力奋斗。这样,才能欣逢盛世,不负盛世,让祖国更好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马达加斯加   亲本   秧苗   亩产   水稻   饥饿   中国   农场   豪宅   海水   粮食   平均   粉丝   科研   梦想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