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未必就有善心,善因未必就求善果

善与恶

作者 老里

善行未必就有善心,善因未必就求善果

善行未必就有善心,善因未必就求善果

买几条鱼,然后把它们“放生”水塘或是湖泊、江河。不知道那些鱼是否过些时日又会被捕了再次卖掉、再次“放生”,不知道那些鱼是否会因为难以适应本来就很糟糕的自然环境而死掉,也不知道它们的加入会不会使原本就很严峻的自然环境变的更加严酷而让更多的鱼死掉;也不清楚如果买来“放生”是一种“对”的话,那么是否可以理解成“养鱼、捕鱼、卖鱼本身就是一种错?”

有先贤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应该算是一次善行吧!而一辈子做好事应该是把无数次的善行联结在了一起。而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表面上看是时间,但本质上却是一颗持久而善良的心。

有人说九零后是缺爱的一族,但我觉得我们这些从小就熏陶于“学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之中的六零、七零后,又何尝不是孤独的一代呢?离的离了、散的散了,父子成仇的早就互相打破了头,兄弟反目的早就老死不相往来,讹人与被讹的早就分不清楚彼此了。放眼四望不是仇人便是路人、不是敌人就是必须提防的人,不是想拉你去“发财”,便是让你去充当绿叶辉映红花。

不是说缺少了“爱心”的呼唤与教育,而是说“爱心”需要培育与成长, “爱心”需要土壤与陪伴。真正的善人不会总把“善”挂在嘴边,真正有爱心的人不会总把“爱”含在嘴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善和爱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本身就该是社会的一个旋律。而违背了本源、脱离了生活、超越了社会,这样的人应该只是神仙而不是人了。

人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摆渡的。如果你只想做一个摆渡人,那么很多人恐怕会因为你而淹死;如果你是一个等待摆渡的人,那么很可能你一辈子也过不了河。

予不期众少,其于当厄。当慈善只剩下了标榜,那么那颗被你“爱”的心将何以安身;当慈善也可以被拿来当做攻击对手的口舌与武器,那么剥开这颗“慈善”的心,流出来的该是什么颜色的血液?

每个人都有表达善心、善行的权力,但让你的家人同样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行、一颗爱心?每个人都有牺牲自己的权力,也许你也有感染别人的能力,但你却绝对没有牺牲家人的权力。

凡事都有一个度。水满而溢,溢则为淫。

善恶因果本为同体。趋善而避恶,既所谓行十善而毁于一恶;种善因而不求善果,既所谓上善若水。

惩恶扬善本是一个词汇,而现实的问题却是前者总被有意无意地回避,而后者又被善心所驱使而过度地放大。社会应该是以法制为基础构架的社会,而“善”只不过是它的色调与插曲。行过善的人未必就不会去“作恶”,作恶多端的人未必都受到了惩罚;一生行善的人难免会被恶人所伤,作恶多端的人偶尔也会良心发现。

不求善果只是不求回报,而绝不是意味着为祖国断了胳膊的“我”就该被你一拳放倒!

善行未必就有善心,善因未必就求善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善行   善心   先贤   绿叶   作恶多端   目的   善本   自然环境   慈善   好事   权力   牺牲   爱心   家人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