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份子,明明是极少数,为何还这么嚣张?

最近看了一篇美国版《中国军力发展报告2030》,报告分析中国周边军事情况以及未来的一些军事挑战,引起我注意的是台湾篇,我把数据贴给大家看一下:

地面部队人数上大陆与台省对比是104万:8.8万,其中台海峡地区41.6万:8.8万;

航空母舰2:0;

驱逐舰32:4;

攻击潜艇(柴油)56:2;

核潜艇9:2;

轰炸机450:0;

运输机400:30;

特种飞机150:30。

如果大家想看报告详细内容,可以在公众号内回复“军力报告”,即可获得。


台独份子,明明是极少数,为何还这么嚣张?


台独份子,明明是极少数,为何还这么嚣张?


可以看到大陆面对台省有压倒性军事优势,从国防开支上就能够看到巨大的差距:209亿美元:15.4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干预,台省在军事对抗上没有任何的机会。那么为什么最近台省动作不断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少部分的“台独”气焰太过于嚣张,如果不是美国给予他们太多的希望,泛绿阵营也不会这么张狂。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免怀疑,为什么少数的“台独”为何能够主导整个台省政治局势呢?

在我们常识概念里,一般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其实不然,在大众社会当中,并不是人越多就能够获得越高的影响力,而是谁闹得最凶,往往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获得更高的影响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在政治学当中,这被称为“少数派主导”,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你们老乡间聚会,大家都会一起说方言,如果刚好其中一个老乡带来了一个外人,那么可能你整桌都要说普通话。

不要以为这种大众屈从少数派的行为,大众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其实不然,这种屈从行为,会导致大多数人利益的受损。

我在《谜一样的俄国二月革命,沙皇怎么突然就没了,俄国百姓也没看懂》一文当中介绍了俄国二月革命,本来是少数人的革命主张,却在一场大雪当中被无限放大,很多盲从的民众跟随着强烈抗议者的身后,在没有理解任何政治主张的情况下,结果沙皇尼古拉二世就这么莫名其妙给推翻了。

不仅这群饥饿的人群没看懂,支持沙皇的普通百姓也没有看懂,我们只是想要一块面包,怎么就把皇帝给弄丢了呢?

民国时期,袁世凯之所以要登基做皇帝,完全是受到部分相关利益者的强烈要求,尤其是他儿子袁克定,很想从自己父亲那里继承政治遗产,因此鼓动身边人做假新闻影响袁世凯,这就让袁世凯的决策受到严重影响。

越是所谓的民主社会,这种“少数派主导”现象越严重,拿美国为例,犹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3%,但是你却在美国食品上看到各种符合犹太教的说明,这些标准虽然不是国家强制标准,但是却成为生产商、零售商们默认的规则。为了遵从犹太教规则,这些商品饮料要贴单独标识,需要单独运输,甚至还要提供单独的销售柜台。

所以在政治主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政党们越来越极端,要么极左,要么极右,他们在乎的不是那些摇摆不定的中间派,而是那些能够支持自己的极端派,所以你能够理解,虽然“台独”份子数量很少,为何却有极高的话语权。

台海关系的历史

我们现在很替台海关系捏一把汗,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玩火自焚,所以普通百姓屯粮食备战,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真实的台海关系远不是我们新闻当中所展现的“剑拔弩张”,相比于过去的几十年,在海外Facebook平台上,两地关系非常融洽,完全没有政治家的“你死我活”的气氛,大家已经在精神上实现了“统一”。如果外部势力干预,两岸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我们现在局势很紧张,可是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就会看到两岸关系这种“忽高忽低”是一种常态。

如果说两岸关系最紧张的时期,无疑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那几十年,那段时间可以用“战火一触即发”来形容。

事情发展到最后,中美在接受建交“三原则”(美方与台湾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基础上,整个台海形势才趋于缓和。

之后邓公提出建设性的“一国两制”的主张,并且提出了两岸人民可以自由来往,实现通航、通邮、通商,“三通”的主张。

可是之后的两岸关系却因为美方的变故而走向恶化,美国随后制定了《与台湾关系法》,承诺保护台湾安全,并且承诺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有了后台的支撑,台湾也表现出强硬立场,表示“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禁止台湾民众与大陆交往。

虽然国民党时期,对大陆一直保持着强硬的立场,但是一直保持着“一个中国”的立场没有变,而随着1986年台当局开启“政治革新”,党外势力成立了民主进步党,随后台独势力便走向历史舞台,开启分裂的道路。

1987年,台海局势迎来转机,台当局同意有血亲、姻亲、三等亲的台湾居民可以经过第三地转赴大陆,也就是现在常走的路线,转香港进入大陆。

之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也是跌宕起伏,李登辉一会说“大陆和台湾是统一的”,一会又说“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并且始终坚持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死扛。一会允许前往大陆探亲,一会又禁止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总之政策一直摇摆不定。

虽然政策一直摇摆不定,但是两岸人民的经贸往来一直没有间断,通过香港、澳门等地,建立紧密的经商贸易。

1990年,台海发生了一起大陆渔民越界捕鱼的事情,造成了2起重大伤亡事件,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两岸开始授权红十字协会进行“金门协商”,也是从此开始,台当局逐渐放弃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开始利用海基会的方式密切接触。

其中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谈最具有历史性意义,在此次会议上,一共签署了4项协议,确保了两岸关系的稳定。

然而此时的民进党又出了“幺蛾子”,发展出了“台独党纲”,声称“中华民国”在台湾,现阶段是“中华民国”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一度又让台海关系剑拔弩张。李登辉为了“两个中国”不断造势,甚至进入其母校康奈尔大学进行“台独”演讲。

随后大陆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开展了4次大规模军事演习,迫使美国克林顿政府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以及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三不原则”从此也被各界美国政府所沿用,从此李登辉在失去美国支持下,逐渐丧失分裂中国的图谋。

接下里就是我们熟悉“两面三刀”的陈水扁,现在来看,其实陈水扁并没有掀起更大风浪,一边宣称台独是绝不可能的,甚至提出四不原则,不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公投,可是随后又抛出“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歧途展开“防御性公投”,完全就是一个“左右逢源”的跳梁小丑,不仅大陆不待见,台湾地区也不待见。

随着911反恐升级,中美形成战略级合作关系,美国政府重申了一个中国的政策,同时表示遵守美中的三个联合公报,反对一切“台独”行为,在美国与中国的压力下,陈水扁将公投更改为“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很像失去主人的“丧家之犬”。

2008年之后,台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一方面台湾民众对于“两面三刀”的陈水扁已经厌烦至极,另一方面民进党“台独”丧失了民众支持,国民党重新执政,并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发展改善两岸关系。

国民党执政这段时间是两岸关系发展、交流成果最为丰硕的5年,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取得快速发展。

总结

从近半个世纪台海关系看,大部分时间处于紧张对峙的局面,虽然从2008年开始台海关系逐渐改善,但是在中美关系逐渐紧张的大环境下,台海关系也逐渐迎来紧张时期,尤其民进党蔡英文掌权之后,又在不断疯狂试探,一边不承认“九二共识”,一边又在加剧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敌意与对抗。

相对于李登辉时期,蔡英文只能算小儿科,不能撼动两岸多年发展的基本格局,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和平统一的大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饱和攻击,而且随着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密,和平统一指日可待。而那些整日叫嚣的少数派,迟早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流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台独   犹太教   李登辉   俄国   少数派   沙皇   两岸关系   台湾   美国   台海   份子   中国   嚣张   两岸   政治   大陆   关系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